南水进京水量破20亿立方米
2017-02-06 作者:孙艳
刚刚过完的春节中,南水北调的调度、巡查以及工程值守工作人员不停工、24小时在岗,甚至加密了水质检测频次,保障了节日期间首都供水安全。
而在这期间,首都水务人还迎来了一个“大整数”,截至2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北京400个昆明湖的水量。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底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的水历经1276公里的跋涉奔涌进入北京。
据了解,日均入京水量105万立方米,其中自来水厂日均取水93万立方米。20亿方南水中,水厂累计取水13.69亿方,占入京水量68%,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
为了确保来之不易的南水水质的安全问题,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在关键部位设置了水污染突发事故防治“三道防线”,以此来确保问题水“不入京、不入城、不入厂”。
春节期间,为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工程安全平稳运行,北京市南水北调系统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调度、巡查和工程值守工作人员不停工,24小时在岗,强化对工程沿线、各分水口以及排气阀井的安全巡查。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南水北调的值守工作人员在自动监测不间断的基础上,还加密了水质检测频次。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南水”进京水质稳定达标、而且调水运行平稳、工程设施也是安全的。
按照“喝、存、补”的工作要求,密云、怀柔、十三陵、大宁等水库累计存水约2.84亿立方米;向地下水源地试验回补及城市河湖补水共3.47亿立方米。
江水进京后,通过向中心城区河湖补充清水,与现有的再生水联合调度,增强了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扩大了水系循环范围,城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点城市河湖水质接近地表水Ⅲ类标准。密云水库蓄水量已超过16亿立方米,创2000年以来的蓄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