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里来了工会服务站!——平谷区东高村镇工会服务站掠影
“工会服务站搬到村里后,我们晚上来锻炼身体方便多了。”最近,地处平谷区东高村镇的华东乐器厂职工纷纷走进镇工会服务站,或看书、或锻炼。
“最近来工会服务站看书锻炼的职工多了,是因为工会服务站刚刚搬家,从镇政府大楼搬到东高村里了,离职工更近了。”平谷区东高村镇工会服务站站长高中菊说。搬进村里的工会服务站是如何运转的呢?本报记者近日探访了东高村镇工会服务站。
村幼儿园改建成
工会服务站
汽车从京平高速出口下来后不远就是东高村镇政府,在镇政府对面的东高村里,就是镇工会服务站。
走进镇工会服务站,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一个大大的院子里,坐落着一栋二层的小楼和数间平房,显得很宽敞。
高中菊告诉记者,服务站是利用原来村幼儿园的旧址改造而成,属于工会专用的有一间50平方米的办公室和一间近30平方米的劳动争议调解室。此外,工会还与镇文化部门共享了大小健身室两间、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阶梯教室,总面积上千平方米。
文化部门投资建设的健身室,拥有一流的健身设施,投资上百万元,工会会员凭京卡可以免费使用。图书室由文化部门和工会联手打造,藏书约2万册,工会会员刷京卡可以借书。
“工会和镇文化部门联手,打造了这么大的一个工会服务站。”东高村镇工会服务站站长高中菊说。
困难职工找上门
请求帮助
“工会服务站刚刚搬迁一个多月,这短短的一个月里,也有让我觉得很难忘的故事。”张伟超是工会服务站副站长,今年27岁。她的主要工作是协助站长开展各项工作,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工会服务站刚刚搬进村,就有困难职工找上门,请求帮助。”张伟超说。
原来,东高村镇上有一个驾校,驾校里一名职工出车祸后成了植物人,由于他家有两个孩子正上学,急需用钱,每年暑期时,工会就要准备金秋助学的相关资料。可不,这暑期还没有结束,困难职工家属来递交了相关材料。
当然,帮扶困难职工并不是只有一起,在工会专职社工祁凤兰的记忆里,帮困难劳模跑报销,也让她难忘。
祁凤兰告诉记者,镇里有一个困难劳模,名叫郭秀琳,曾经是幼儿园老师,现在已经70多岁了。一年冬天,她外出时不小心把腿摔折了。这名退休劳模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只有老伴陪着。每月,她都要去医院做手术,并积累下了一大堆医疗单需要报销。工会服务站工作人员知道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忙跑报销。
“这就是专程跑报销,单子先送区职工服务中心,然后再往市里送。” 祁凤兰说。
建会和工资协商
两翼齐飞
东高村镇工会服务站,还承担了工会组建和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
提起建会,祁凤兰感到很艰辛:“私企老板不理解工会,也不懂工会,认为建会就是让他们缴费。因此,他们往往都躲着不愿意见工会工作人员。”
面对困难,祁凤兰并不气馁。她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和企业负责人做工作,讲建会的好处,并告诉企业负责人工会能为职工服务,宣传京卡的三项保险、金秋助学等诸多工会的服务。一家制衣公司,经过她的数次劝说后建会了,一家难谈的锅炉制造企业在她的十多次上门后也建会了……一家家私企建会后,祁凤兰也感到了欣慰,也有了成就感。
工会专职社工王雨凤,已经从事工会工作4年了,很巧的是,她姐姐也是工会人。王雨凤在镇工会服务站主要做工资协商工作。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好做,往往都得去三五次才谈成,也有去十多次的。”王雨凤说。
让王雨凤难忘的是去一家4S店谈工资协商。这家4S店有20多名员工,老板经常出国,总是找不到人。好不容易,王雨凤见到了这家4S店的老板。这家企业老板直接质问:“工资协商有啥好处?净让我们花钱。”王雨凤当时就告诉这个老板,“工资协商可以让员工稳定,企业总不希望每个月都招聘新人吧。”
在王雨凤的多次劝说下,去年,这家4S店实现了工资集体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