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盛时,共有近200座各种样式和规格的砖、石、木结构的园林桥梁。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绮春园的残桥,是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之手……”圆明园第十九届荷花节上,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正指着眼前的景致,对着百余人的游客激情讲解着,这别开生面的活动就是圆明园新推出的公益活动“历史文化大讲堂”。
圆明园作为民政部最早认定的全国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更是北京市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暑假期间,不少职工都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历史。
为了使游客获得更丰富的游园体验,圆明园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及研究人员,举办《圆明园文化历史大讲堂》公益讲座,讲座主要讲授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及相关历史背景知识,让游客在这座四百余年历史的皇家园林里,感受到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的熏陶。
刘阳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里,饱含激情地讲解了圆明园的建造、毁灭与后期圆明园遗址公园建立等内容,绘声绘色的演讲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其他游客驻足聆听。
“这样的讲解方式非常好,和导游的讲解相比,专家的解读更翔实全面,令自己受益匪浅。”在国企做财务工作的王女士对这一方式给予了肯定,这次她带即将上初中的女儿游园,意外遇到了一场生动的“历史课”,感到非常高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