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朝阳今年关停89处人防工程  地下空间变科普馆停车场

2017-08-31 作者:孙艳

  8月29日, 朝阳区来广营地区又添一处科普馆,立清路第一社区6号院4号楼的地下空间经腾退改造变身成为民防科普馆,现免费向居民开放。而像这样的人防工程,今年以来朝阳区已关停89处,下半年将优先将其改造用于公益、便民事业。
  “原来有好多人住在这儿,出来进去很混乱,不安全,环境也不好。但是现在我们不仅有地方唱歌跳舞娱乐休闲,同时还能学知识,真是变化太大了!”张阿姨告诉记者。
  记者所在的来广营立清路第一社区6号院4号楼,这里的一处地下人防工程原本对外出租,最多的时候住了600人,还有一些按摩店、理发店和足疗店,消防通道上锁不畅通、乱拉电线、通道堆放杂物等现象使得这里安全隐患重重,对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今年春节前后,来广营地区多个部门联合执法,着手对地下空间进行疏解整治,清理居住人员、拆除隔断房间、清除垃圾渣土,3个多月地下空间就已疏解完毕。记者在现场看到,这11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包含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和民防宣教科普馆两个部分。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区域包含亲子活动室、乒乓球台、舞蹈室、会议室、编织室、棋牌室等等。而民防科普馆部分不仅配备了各种和民防、应急相关的设施,居民可以学习到民防专业知识和日常科技知识,还可通过地震体验台,模拟体验三至八级地震的震感。
  为进一步优化百姓的居住环境,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朝阳区今年继续开展非经营性集体员工宿舍和物业员工宿舍的综合治理工作。截至目前,今年已关停人防工程89处,同时优先将人防工程用于公益、便民事业,满足区域发展要求和民生需求。
  此前朝阳区已整治的一批人防工程,除了在今年新改建的民防科普馆外,同时在八里庄、安贞、平房等地区,建设了20余处人员应急疏散基地、应急物资储备库。人员应急疏散基地具备居住、饮水、生活等功能,配备小型医疗室,用于组织居民疏散演练活动和小型灾害后人员应急疏散。应急物资库内配备帐篷、折叠床等应急救援器材装备,提供城市应急物资储备,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朝阳区还通过开展物资库人防工程专项治理,利用大型物资库人防工程用于地下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仅2014至2016年底,全区共利用人防工程新增地下停车位2.9万个,全区人防工程已累计提供停车位17万个,促进了停车难问题的缓解。
  “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人防工程的清理整治工作,结合社区建设规划及百姓需求,优先改造成公益、便民场所,为社区活动及民防知识普及提供更多平台和空间。”朝阳区民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