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 生态发展作主线全区生产实现“无煤化”
2016-03-07 作者:马超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十三五”期间,平谷将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并创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后花园,这是记者从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帆介绍平谷区“十三五”规划时了解到的。
将生态建设作为“十三五”发展主线
目前,平谷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确定,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体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2010年相比实现翻番。以“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区域发展战略目标,重点是全面提升生态涵养功能,营造清洁城乡环境,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生态是平谷的生命,平谷将生态建设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主线,更加突出生态建设。一是全面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到“十三五”末,将全面消除地表水和出境断面劣V类水体。二是营造清洁城乡环境,到“十三五”末,全区生产全部实现“无煤化”、城区和乡镇中心区生活“零用煤”,污泥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三是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产业化新模式,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深入推进节能降耗,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家园。
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
“十三五”期间,平谷将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对内联系上,平谷积极承接北京中心城区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疏解,服务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主动承担部分城市功能,积极与朝阳、顺义等地进行对接合作,打造首都东部协同发展带上的重要支点。对外协同上,平谷加强与蓟县、三河、兴隆等地合作共赢,全面落实四地签署的40项框架合作协议,打通四地断头路、瓶颈路,加强河流、森林、土壤、大气等联防联治,共同推进京东旅游休闲示范区、京冀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国际陆港商贸流通基地等建设。
“十三五”期间,平谷还将创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后花园。首先,加快花园式城市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好27.5平方公里新城,用足用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棚户区改造政策,分类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和综合整治步伐。其次,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坚持小城镇发展与功能定位相融合、小城镇开发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着力提升产业承接、转移就业等功能。第三,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路网、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垃圾清运网、电网、互联网“六网改造提升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均衡配置,以此来提高综合发展水平。
高水平举办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
平谷将高水平举办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一个单独篇章,并将其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核心,积极落实“全域、全季、全民”休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办会、共享办会、开放办会、廉洁办会,认真兑现申办承诺,全面提升平谷区休闲旅游业发展水平,构建生态休闲之都。
作为世界休闲大会核心区重要的配套休闲服务区,泃河生态文化休闲产业带上起泃河上游金海湖,下延至泃洳河交汇口,全长26.68公里。泃河两岸绿意盎然、林水相映,是连接平谷新城与金海湖核心功能区的绿色水廊,是展示平谷特色休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也是集萃各类文化休闲方式的体验区。
打造马坊物流基地平谷口岸
马坊物流基地总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现已完成口岸功能区、电子商务区、仓储服务区、展示交易区近1.3平方公里的产业布局。已具备了1.8万平方米监管仓库和联合查验平台、5.1万平方米监管堆场、2000平方米现场查验楼、H986等关检设施。
截至2015年,基地累计实现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8万标箱,进出口货值达58亿美元,完成关税共计90亿元。目前入驻园区企业近千家,为地区贡献税收20亿元。
未来,马坊物流基地将以“口岸+冷链+交易”为核心,以进出口肉类、水产品、酒类、农副产品等商品为重点,发展口岸经济、建设口岸商谷。
2011年,北京市在平谷区挂牌成立了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2012年基地被认定为通用航空科技创新园,是北京地区唯一的政府主导的通航产业园区。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北京通航产业基地现已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基地,两园区”的发展格局。
基地所属的马坊石佛寺起降点于2014年底获北京军区空军批准改建,将原有道路改建成为跑道,长度1000米,并于2015年2月投入使用,配套机库近8000平方米,本场空域和训练空域总计300平方公里,是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通航运行试验基地。金海湖机场是北京市最早获得民航局认证的直升机目视机场,拥有800平方米机库、管理办公用房、塔台等设施,本场空域近600平方公里,划设6条进离场航线和3条低空旅游航线,是国家空域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飞行试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