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手机定位“追踪”员工不是管理“法宝”

2018-04-12 作者:□郭文斌

 
  使用手机定位的管理方式考勤员工,固然很省力也很方便,更会起到震慑效果。但恐怕这只是表面化的。因为管理不能无度和没有边界。
 
  “好像随时随地都有一双眼睛盯着你,太不自在了。”4月2日,沈阳市铁西区一家外贸公司销售经理蒋桐带着手机出去办业务,中午休息时间,移动考勤APP上通过手机定位得知她曾出现在沈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4月8日,她被公司通报批评并罚款200元。蒋桐愤愤不平地认为,不能要求员工时时都在工作地点,更直言手机定位考勤等于给员工套上了一道“紧箍”。(4月10日《工人日报》)
  据了解,当下一些企业使用手机定位的管理方式考勤员工,这被一些企业认为是管理员工的“法宝”,员工想要偷懒、想要偷偷溜出去开小差等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了。但这么做,真的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吗?从现实情况来看,员工多反对,这可能是适得其反的管理方式。这也是需要警惕的。
  对员工的考勤自然是要管理的,不然的话,员工都不来上班,怎么工作?但管理却是要讲究度的。一方面不能引起员工的反感,管理太紧了,员工没有一点自由度,显然是不行的;另一方面要科学,员工是有下班时间的,在下班时间做什么有他们的自由,这也是他们的权利。员工的下班时间不是属于企业的。他们做什么与企业无关。更重要的是,对于员工的隐私是要尊重的,而不是将员工的隐私无情的掌握,以为将员工全然掌控就是赢了,这样的企业早晚会被员工淘汰的。
  使用手机定位的管理方式考勤员工,固然很省力也很方便,更会起到震慑效果。但恐怕这只是表面化的。因为管理不能无度和没有边界。下班、午休、假期等时间是员工自己的时间,没有必要被监控,企业也没有权利去监控员工,企业能够管理员工的只有在上班时间。这一点需要企业管理者保持清醒的头脑。
  企业选什么样的方式管理员工,有一定的自由度,但企业首先要尊重员工,要善待员工,而不是利用技术手段无情地“盘剥”员工,那其结果恐怕是两败俱伤。员工对企业会没有“家”的感觉,更谈不上“归属感”,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手机定位“追踪”员工不是管理“法宝”,这种管理方式是需要警惕的,手机定位“追踪”员工不能碰撞员工权利,否则适得其反。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