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区县 > 正文

我们心中的劳模 东城区2015年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展(十四)

2015-12-15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2015年是五年一次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年,东城区总工会推荐评选出李学玲等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马龙等56名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及东城区地方税务局等10个北京市模范集体。这些劳动模范及模范集体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首劳动者之歌。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哪些艰辛?本报将继续对这些劳动者和劳动集体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兰永辰
  不断创新的
  建筑业专家
  兰永辰是北京国瑞兴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经理。建筑领域的一切工序他都从事过并烂熟于心。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工程质量,他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也正因如此,他才能成为公司的建筑业专家、学者型的将才。
  钻研技术是枯燥的,但技术操作却又来不得半点含糊。兰永辰以工程质量为生命,严把各道工序,争取做到零返修、零投诉。在日常管理中,他注重方案的制定和管理。他认为,合理、严谨、超前的方案决定着产品的成果。在工程管理中,他是专家,在人员管理中,他则是将才。他将目标管理量化,以数据为根据,责任到人,从而保证了每个管理节点的有效性。他连续多年放弃休息日,10年来从未休过一天年假。在国瑞城住宅回迁项目中,为了保证回迁户按时入住,兰永辰牺牲了所有休息日。在土方工程施工中,他每月20天夜间值班,白天正常工作,晚上还要协调解决扰民问题,直至工程完工。
  在长期的工程管理中,兰永辰结合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既能节省工程造价,也能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在国家专利局工程的施工中,他大胆利用钢筋的锚固原理,提出并改变原设计,节省了65%的墙基础插筋。在专利局附属工程21米跨度无柱预应力楼板施工中,为保证预应力结构受力安全,他连续三天坚守在作业面,紧盯每道工序,严控洗沙、混凝土现场搅拌和十字节点浇筑的关键工序质量,解决了高标号混凝土现场搅拌难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程中,他创立了利用模具固定竖向钢筋,控制钢筋位移和减少接头的操作方法。百忙之中,他还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整体电动提升脚手架》等专业文章。
  李晨辉
  从农民工
  到高级烹饪师
  李晨辉,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如今成了北京花家怡园餐饮有限公司四合院店的厨师长。最初,李晨辉并不喜欢烹饪,他是本着求一份职的目的进入这行的。那时,李晨辉从最基础的勤杂工干起。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现在,他在公司最大的店带领180多名员工,成了公司大厨中的佼佼者。他学习烹调理论与营养学方面的大量书籍,即便现在,他依然坚持每天练习半个多小时刀工。
  在公司里李晨辉是职工的表率。每逢过年过节,是餐饮业工作量最大的时段,而他总是在这时期加班加点,奋斗在出品厨房。从业以来的16个春节,他从未回过一次家。在工作中,他大胆管理,勇于负责。凡遇到重大问题时,他就召集主管开会研究,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成为现实。他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换位思考问题。这样的“头儿”,自然深受员工的爱戴。作为一名厨师,他更重视菜品质量。多年来,他坚持每道菜品都要经二级审查,每道制作的菜品都要责任到厨师,并做好编号,以便考核。
  由于他认真学习管理及技术,是公司看准的培养对象,因此,多次被指派前往国外学习管理,还多次被派往几大菜系发源地学习菜品。他不仅自我提升,还通过学到的经验,带出了一群能力过硬的中层管理人员。他每年至少要研发出100道菜品,很多菜肴都入选到菜谱中。
  李晨辉是千千万万打工者的榜样。有人曾经不服他:“同样是进城打工,凭什么他就能名利双收,光辉耀眼?”而公司的管理者回答:“你们注意到没有,晨辉从来不和他人争什么,他懂得舍,他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因此才能收获颇丰。”
  梁丽琪
  一滴水
  反映太阳的光辉
  梁丽琪是2001年调到东城区环卫北一所工作的。2003年,她成了聘岗制的职工,并担任分队的内勤分队长。2008年,她被正式任命为长安街分队的队长。
  众所周知,长安街的保洁质量要求,比其它地区要高一大块。梁丽琪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怕原本根基牢固的队伍会在自己的手上松懈,更担心因个别人而导致业务质量下滑。但领导却看好她,坚定地告诉她:“什么都别怕,你一定能干好,党支部做你的坚强后盾。”听了领导的话,梁丽琪也在心中鞭策自己,她告诫自己,我是党员,要越是艰险越向前,环卫的优良传统绝不能丢。她给队伍制定了目标,稍有时间她就和其他分队长探讨如何带好职工队伍。
  队里每天的业务量很大,作为队长,她本不必每天亲自出班。但她却和职工一道早出班、晚收班,和大家一道奋战在一线。无论多难多急的活儿,她都干在前、冲在先。2010年冬的一天突降大雪,为了确保融雪工作顺利完成,她几天都不回家,奋战在一线。积雪好不容易清干净,拖着疲惫的身子刚准备休息,大雪却又再一次落下,她又毫不犹豫地投身工作。一连5天,她始终坚守在一线,几天累计睡眠不足8小时。
  梁丽琪也是一个出色的管理干部。她以榜样的力量,感染着身边每位职工。她以真情感人,不管哪位职工生病或住院,她都去看望。无论谁家有了难处,她总是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尽自己所能帮职工解决困难。她本身就是一个标杆,是职工们效仿和学习的榜样。
  梁丽琪说,我太渺小了,小得有如一滴水珠。但就算是一滴水,我也要反映太阳的光辉。
  王爱华
  小技工
  发挥大作用
  王爱华从普通工人干起,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人员,如今已经成了恒基中心分公司工程管理部的维修主任。恒基中心开业至今已有17年,大厦设备、设施陈旧老化严重,每天的维修量很大。为了客户的利益,他带领职工全天候工作。王爱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盯住夏季制冷这个时间段,每年4月份便集中力量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维修。他还建议设定24小时预约热线服务电话,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商场三层的罗森(北京)公司是一家日企,承租面积大,但户内经常出现设备层漏水、卫生间跑水、空调不冷等问题。每次接报后,王爱华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查看,他认为要想控制事故不能到处“补窟窿”,必须防患于未然。经过整体大维修,罗森公司的各种事故现象消除了。对此,罗森公司以书面形式对恒基中心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和王爱华本人表示感谢。
  为了进一步推动工程部技术提升,解决一线工作中的技术难点,公司建立了中海创新工作室,并由王爱华任工作室技术节能组组长。从此,王爱华又多了一项任务。他参与制订各专业技术标准、评审节能降耗项目,量化考评指标,提供技术依据。在王爱华的努力下,公司的节能创新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节能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了节约水资源,2013年,王爱华带领职工对大厦使用的水源进行研讨,并提议对办公楼卫生间的节水设施进行改造。经改造,大厦卫生间的日用水量降低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如今,王爱华带领他的同事一如既往地做着节能减排工作。凭着爱岗敬业精神,他这个小小的技工在平凡岗位上发挥出大作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