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区县 > 正文

我们心中的劳模 东城区2015年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展(三)

2015-09-15 作者: 来源:

 
  2015年是五年一次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年,东城区总工会推荐评选出李学玲等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马龙等56名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及东城区地方税务局等10个北京市模范集体。这些劳动模范及模范集体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首劳动者之歌。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哪些艰辛?本报将分5期,对这些劳动者和劳动集体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王文利
  小教平台的舞者
  “走进阳光,品味阳光,享受阳光。”是王文利最喜欢的一句话。自1987年成为一名教师以来,她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为了这个梦,她始终行走在洒满阳光的路上,她与学生、教师一同成长着。
  2010年,王文利调到东交民巷小学任校长。同一年,她提出“知史明志,力行尽责、启思养德、点亮幸福”的教学理念;她大胆实验,让教师跨年级、跨学段教研;她提倡教师规划人生,计划职业生涯,制定发展规划;她培养学生们乐观进取的阳光精神,关注孩子们品行的发展;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体育、科技活动。几年来,学校成立了西乐、民乐、合唱、舞蹈、篮球、空竹、独轮车等艺术体育团队,每年都要吸引近700人次的孩子参加活动。近年来,学校舞蹈队、合唱队、管乐、民乐、篮球队等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得冠亚军;70%的学生在市区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及各项学科竞赛中获过奖。
  2012年,东交民巷小学作为北京市首批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学校,承接了建立平谷分校的任务。为了实现平谷分校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高起点,那一年,王文利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三九天,她站在寒风中勘察施工现场。为了把优质教育资源和管理理念引入平谷,她提出“造血”的观点,使两校老师同步成长。从学校工作计划到教学活动,从学校风格到教学方式都尽可能同步。为了把工作做实,她申请立项市级课题,探索一校多址、教师校本研究的途径。经过几年努力,平谷马坊分校有近500名学生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两名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
  王文利说,小学是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同样能舞出曼妙身姿。
  王艳
  财务上的把关人
  王艳就职于北京市千叶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任财务中心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工会主席。从业二十多年来,她在学术上不断钻研,获得了多项业内公认的一流专业资格,在公司高速发展期,她以完美的操作,出色地实现了每一项财务目标。
  刚入职时,公司只有30多家门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已拥有门店240余家,财务团队90余人。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张,她的工作量也呈几何倍数增长。作为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裁,王艳带领公司取得了销售年均增长80%的骄人成绩,近两年,就为东城区缴纳税收6000万人民币,提供就业岗位约1000多名。2011年,千叶珠宝公司进入高速增长期,王艳带领财务团队,经常工作至深夜,完成了180余项融资项目。
  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王艳的身体透支,2013年,医生就建议她卧床休养,但考虑到项目进度,她咬紧牙关带病工作,直至股权改革圆满完成、项目获得阶段性成果,才入院进行手术治疗。但即使在病休期间,她依然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处理大小事务200余件、审批文件80余份,并完成了“引入战略投资人”的项目计划。
  担任工会主席以来,王艳始终关心爱护员工。为加强职工凝聚力,她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50余次,每次都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她积极带领职工参加户外拓展,每周为大家提供体育锻炼机会。千叶公司的职代会发挥着极大作用,凡经由工会立项的关于表彰、晋级、福利等事项,从未发生过一起纠纷,大大树立了职代会的威信,也增强了每位职工的信心。
  在王艳身上,人们能感到一种主人翁精神,她是员工的楷模,是千叶珠宝的一面旗帜。
  王义宁
  大山里走出的名厨
  1998年,在担任黄山国际大酒店副厨师长期间,这位叫王义宁的年轻人就曾亲手为时任国内外领导人烹制过精美菜品。如今,他是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北京徽商故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厨务总监。
  王义宁出生在黄山一个工人家庭,生活很是困难。因此,刚读完初中,他便过早地分担起家庭的重担,先在一家咖啡馆当服务生,后又到餐厅当后厨,干“白案”。再后来,就开始学习“红案”。杀鹅宰鸭,剔骨分肉,还要兼顾打杂。虽说又苦又累又脏,但由于勤奋好学,不到3年,他就练了一手好刀工。
  为了练手艺,王义宁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他认为,一个好厨师,不仅技艺要娴熟,更要懂得其中的文化内涵。他说:“咱做的不是菜,而是文化。”就是奔着这个原则,他对每道菜都精雕细琢,使色、香、味、型、器完美搭配。
  2008年,他只身来京创业,由于有一手高超的徽菜手艺,在几次大赛中,他都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2010年的一天,匈牙利前总理在徽商故里用餐时,与总厨王义宁笑着比划着说:“我还要再长高一点,才能和你比高。”
  一直以来,徽商故里的牌子始终屹立不倒,正是由于王义宁和同事们一道琢磨菜品的转型升级,不断研发新品,推出特色菜,使徽商故里的四家门店都门庭若市,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义宁对工作高度负责,既肯于吃苦,又甘于奉献精神;既严以律己,更宽以待人;既善于独立作战,又有指挥才能;既能打攻坚战,又擅长持久战;既忠实于传统,又勇于创新。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风生水起,赫赫有名,终成了享誉烹饪界的名厨。
  王永
  不平凡的凡人
  王永不凡。尽管他是北京立天环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王永不凡。那年,绵阳地区洪水泛滥,他志愿加入抗洪突击队,在狂风暴雨中奋战了三个昼夜。其间,他曾与死神擦肩而过。运送物资的人流中,他失足滑向了堤坝,脚下就是滔滔洪水。若不是一位志愿者及时拽住,他也许已是烈士。
  王永不凡。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又是王永,主动报名参加救灾服务队,每天背着消毒设备为灾区作防疫。苦战了22天,为大灾之后无大疫做出贡献。都江堰离他家只有一小时车程,但22天里,他竟始终坚守一线。“三过家门而不入”,令人感动。
  王永不凡。2005年,他来到立天环景公司,并始终工作在一线。保洁的活儿看起来平常,但危险性极高,尤其是擦拭外立面的玻璃墙,一点小纰漏就能酿成大祸。但无论雨雪风霜,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每次出队前,他都要仔细观察员工身体是否舒服,情绪是否稳定。他说:“出门在外,我得对你们的老婆孩子负责,得对你们的家人负责。”
  王永不凡。他技术不错、人缘儿好,热心助人,大伙儿都拿他当大哥。一个保洁员的父亲去世了,王永捐款给她。一位员工料理丧事请了很多天假,回京后一直担心空巢的母亲,王永注意到她的忧虑,春节前对她说:“回家吧,陪母亲一起过个年。你的活儿我顶着。”当年本该轮到王永探亲,但为了员工,他主动放弃了。一个女员工肺部长了肿瘤,王永到处求朋友,经常凌晨就到医院给她排队挂号。在随后的检查、治疗和手术中也跑前跑后……
  凡人王永,一辈子没干过什么大事儿,但就是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让人们感到了他的不凡。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