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中的劳模 东城区2015年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展(十二)
2015-12-01
作者:
来源:
2015年是五年一次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年,东城区总工会推荐评选出李学玲等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马龙等56名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及东城区地方税务局等10个北京市模范集体。这些劳动模范及模范集体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首劳动者之歌。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哪些艰辛?本报将继续对这些劳动者和劳动集体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张铁城
赋予玉石以灵性
1986年从北京玉器厂技校毕业后,张铁城就在厂技术科新产品开发组工作。他的师傅是我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石林先生。经过20多年的刻苦学习和认真钻研,张铁城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新一代中国工美大师。早在1989年,他创作的玛瑙《火焰山》就获得了中国工美百花奖一等奖。此后,他每年都有优秀作品问世。1991年,他被派往深圳一家珠宝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在此期间,他的《观音普渡》、《八臂佛》等一系列翡翠作品均获大奖。
中国人最崇尚玉,因此便有“玉德”之说。张铁城深知,只有才艺,而没有德行是万万不行的。而玉雕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就是靠玉德赢来的。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他受命参与奥运徽宝的制作。他精雕细琢,将对祖国的热爱全部倾注在这件作品中。奥运徽宝共两方,一方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另一方作为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历史见证,被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珍藏。不久,由张铁城公司制作的“奥运徽宝典藏版”面向全球限量发行,创出了当年工美行业单项产品销售额超亿元的最佳成绩。
2009年,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指定,张铁城主持故宫博物院为“乾隆花园”内部的装饰陈设玉器的修复补配工作。为皇宫修复玉器,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艰巨任务。很多工艺都已失传,张铁城没有任何资料可鉴,他就凭着多年的创作和研究,开始揣摩那些文物,并默默地与几百年前的创作者隔空对话。渐渐地,那些弥足珍贵的国宝级宫廷胜景复活了生命,充满了灵性,并以胜如当年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慨叹道:“张先生,有着妙手回春高超本领,他本人就是我国的国宝。”
朱杨青
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居官位而不懈怠,行为要忠实。这句话朱杨青不仅记在心里,更体现在行动上。朱杨青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现任市工商局东城分局前门所所长。她带领前门所干部紧抓改革机遇,敢于突破创新,开创了工商行政管理的新局面。她围绕“维护基础工作、维护消费者权益、参与社会管理”这条主线,不断夯实基础,服务于区域经济,圆满完成了全所整体工作。前门工商所先后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北京市工商系统先进工商所等荣誉。
作为团队领头人,朱杨青从来都是身先士卒。2014年是新“公司法”、新“消法”、新“商标法”以及“年报信息公示条例”等相关政策实施年。她除了积极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还先后通过社区讲堂、工商工作站商户、楼宇企业座谈等多种方式,使企业和社区居民全方位地了解掌握新法规知识。与此同时,她还将行政指导贯穿于执法监管之中。她注重换位思考,对无主观恶意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以教育规范为主,对有苗头的经营者则适时提醒,使经营者及时调整行为,避免违法。
她带领全所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在参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中,配合前门、崇外街道办事处,城管、公安、消防、食药等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大对无证无照经营、非法小广告等城市顽疾的治理和打击。在前门街道环境整治中,她带领全所干部,配合街道办事处彻底取缔并拆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几个无照经营钉子户,使前门大街的整体业态有了很大提升。
作为国家执法人员,她公正无私、忠于法律;作为党员,她心系百姓、为群众服务;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她狠抓队伍建设,坚决杜绝“冷、硬、横、推”和“吃、拿、卡、要”现象。
郑士儒
潜心钻进“象牙塔”
郑士儒从小就住在象牙厂附近。1982年他进入象牙厂当学徒工。80年代末期,象牙全面禁运,郑士儒不得已改行,但他对牙雕的情感依然如故。凭着对雕刻艺术的热爱,在没有象牙原料的年代里,他就做木雕、玉雕。
2006年,象牙雕刻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一年,北京牙雕厂恢复生产,郑士儒有了用武之地,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牙雕技艺中去。那时,他自费到各大艺术院校旁听,不断为自己充电。在西方,象牙塔被视为对高深艺术进行研究的场所,如学院、研究院等。郑士儒并非科班出身,却一门心思钻进这神奇的“象牙塔”。
郑士儒曾追随大师柴慈济学艺,善于将老师的传授和自己的领悟融会贯通。因此,他的作品总能透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彩的艺术张力。郑士儒博览群书,并深入研读古籍经典。他在观摩名家字画的同时,尽力揣摩作者的思想内涵,幻化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澜。因此,他的创作总能够出神入化,充满了灵动气息。
在不断学习和创作中,他既提升了自身,又通过牙雕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示并传授给世人。正因此,他的多件作品在各大展会中屡获大奖。“抢救宫廷牙雕平刻技艺的传承”项目立项后,郑士儒师从清宫造办处传人陈吉品老先生,开始学习牙雕平刻技艺。当时,陈吉品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但其平刻技艺依旧神奇而独到。郑士儒遵照师傅的教诲,在刻苦练习平刻刀法的同时,还广泛学习历代画家的风格,不断提升自己平刻的格调和境界。在师傅的指导下,他完成了屏风《百鸟朝凤》,该作品在全国工艺美术大赛中一举获得银奖。2012年,郑士儒获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周宏
这个警官不寻常
前门地区是北京政治中心区的“东南大门”,这个地区的政治社会稳定尤为重要。为此,中央、市、区各级领导曾多次到前门地区调研,就维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甚至提到了“前门稳,则全区稳”的高度。
接手前门派出所工作后,短短一个月,周宏就对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为了做好拆迁矛盾化解工作,他坚持当面约见每位涉访者,在所内消化了大量矛盾。但对于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提出无理要求的,他则绝不姑息。他上任一年来,派出所就当场警告过22人,处理过以过激行为抗拒拆迁的违法人员11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案件处置前后,公安机关都没有收到一件信访和投诉。
周宏经常亲自巡逻,摸清地区的案发原因。进出天安门广场和前门大街的人流量大,无照游商、黑车揽客、街头扒窃等秩序类问题凸显。作为派出所所长,他带领民警会同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清理整治工作。近一年来,经过大大小小55次的整治,共处理各类扰序人员235人,违法犯罪人员178人,拘留45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5万余元,使该地区警情下降了80%以上。
从事刑警工作以来,他认真对待每起案件,决不放弃每一个破案的蛛丝马迹;作为派出所政委,他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团结队伍,提升战斗力;担任所长后,他更是狠抓基础工作。为确保天安门广场和辖区不出问题,周宏要求人员沉下去、情报浮上来。他科学合理部署警力,严密管控措施,使街巷有人巡、院落有人守、重点部位有人控、重点人有人看,最大限度地排查不稳定、不安定因素。目前,辖区公安网络监控探头已实现了全覆盖,得到了区委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