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服务赢得信赖——东城区东四北大街楼宇工会服务站侧记
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摸索着开展楼宇工会工作,到非公企业的门难进、脸难看,再得到企业和职工的认可,东城区东四北大街楼宇工会服务站的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翟家莹说:“通过我们的辛勤付出,用我们的真心、耐心、细心、诚信、温馨的服务和开展的各项活动慢慢地打开了部分老板的心,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从不理解到支持,从脸难看到见面打招呼,热情接待,我们心里真是感到很欣慰很满足。”
多走访 常沟通
北大街片区商务楼宇工会服务站成立于2009年10月,主要服务北京友诚商务楼、瑞城亿兴商务楼、技术开发商务楼3座商务楼宇。三座楼宇共有86家企业,员工519人,女职工278人,党员12 人,团员45人。
工会组织覆盖企业数从0到86,翟家莹说:“我们的工作没有捷径。”从工会组织建设开始入手,坚持每周进楼宇访企业,借为企业送《劳动午报》、社区报的机会与企业加强沟通,翟家莹和两名大学生助理员为职工提供各种福利,办的一系列实事作为宣传企业建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比如京卡有职工医疗二次报销,我们就大力宣传,还有为职工免费体检、职工保险、以及工会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等等,先让老板认知工会。”翟家莹说。
工会服务站还在职工中开展工会知识问答,让职工熟悉了解工会的作用,我们还通过听取职工诉求,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和职工反映的问题,让企业老板真正感到工会的力量和作用,得到企业老板的支持理解我们才能推动企业建会。
如今,当初一起战斗的两名大学生助理员已经离开,与翟家莹一起工作的,是两名年纪较大的工会助理员。与职工的沟通,也由开始的工会主动上门单向沟通,变为工会上门沟通和职工到服务站咨询双向的良性沟通。
依法律 解难题
前几天,楼宇内一家企业的男职工经过工会服务站,探头进来说:“翟姐,我的事情办完了,谢谢您啊!”
原来,这名男职工是再婚家庭,与妻子性格不合,两个人经常吵架。万般无奈之下,男职工生了离婚的念头,但女方要求高额的“情感损失费”。
“才过了没两年,都是再婚,这情感损失从何谈起?现在这事儿吵得我都无心工作了。工会不是有法律咨询吗?我想问问律师怎么办!”男职工很想不通。
翟家莹了解了情况,在确定调解无望的情况下,帮助男职工联系了工会聘请的律师。
职工的诉求各有不同,许多情况下需要专业的法律支撑。与法律相关的问题还有许多,工资集体协商也是其中之一。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劳资互利互赢是咱们工会工作的核心。在企业里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维护非公企业劳动关系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翟家莹说。
为了开展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会每年3月就开始走访各个企业进行工资水平调查,填写调查表汇总后由街道总工会按照调查情况制定出各岗位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好工资集体协商合同文本,每年4月按照法律程序召开工会两方会议,讨论修订合同文本,对每一项内容达成共识,5月依法召开非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在与企业签订合同。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和女工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100%。
搭平台 做服务
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满足职工需求是楼宇工作站工作宗旨。北大街楼宇工作站成立至今始终坚持这一宗旨。
服务站一共有3名工作人员,实际做着党、工、青、妇、社五站的全部工作,每天大家忙个不停。
每周走访楼宇,为企业发放社区报、《劳动午报》、“党建刊物、法律资料、工会妇联杂志等刊物数万份;为职工搭建法律服务平台,邀请北京市紫光达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来楼宇为企业职工解答有关家庭纠纷、家庭财产的分割、女职工有关权益以及解答劳动合同法等的有关问题;结合职工提出的有关法律问题,组织法律知识、劳动合同法等有关知识的有奖问答活动10余次;在走访企业及QQ群中解答职工咨询的各类问题近百件;坚持每年一至两次健康进楼宇服务活动,邀请益生健康、北京当代医院医生、社区医院到楼宇为企业职工义诊,共为数百人测量了血压、血糖、按摩、手诊检查,为数百人做了防病、治病的咨询。
工会服务站还为职工提供办理暂住证、企业用工、办理退休手续,为企业职工办理京卡200张。还帮助企业在停车问题与物业进行协调,调解企业与物业之间发生的矛盾。
“在现有情况下尽我们所能为企业提供各项服务,我们所做的服务都得到了企业职工的满意。”翟家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