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工会 > 正文

引入名校合作办学 专家指导教师常驻 密云娃享受城里优质资源

2015-11-10 作者:任洁 来源:劳动午报

  王红霞是土生土长的密云人,一度为孩子就近入学而苦恼,如今却为选择这所学校感到庆幸。
  作为一所农村校,东邵渠中学学生的分数达不到市区示范高中线,今年却有3人考进城,秘诀在哪儿?
  以前学生想法转学,现在争着留在本地,为什么?
  昨天,市教委改革“更多获得感”基层行活动走进密云,记者实地探访,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朝阳区实验小学密云学校
  镇小纳入示范校集团
  朝阳区实验小学密云学校的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先进的硬件完全不似郊区校:一进校园,3台航拍器腾空而起,在学生的操作下“吐”出欢迎横幅;18个科学、美术、3D等专业教室达到18个;心理咨询室里不仅有专业沙盘,还有秋千、海洋球池等休闲设施,宛如微型室内游乐场;一层各班门口安有电子屏,滚动介绍班级情况。
  2014年,密云镇中心小学和朝阳实验小学实施一体化办学,改为现在名字,纳入朝实团队。朝阳实验小学每周安排专家走进密云学校课堂,带领教师一起研究课堂教学;密云学校的教师每周进入总校课堂,接受跟岗培训和专业化素养提升培训;两校还互派教师常驻,加快了郊区教师的成长进程。
  同时,在县教委的资金支持下,学校得以开展校园亮化、图书楼修缮、足球场修建、教师出国培训等项目;新引进20名教师,原有教师不再“语数包教”,可以专心琢磨专业学科。
  虽然远离繁华城区,但密云学校的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绝不次于城区学校:去梅兰芳大剧院看京剧、看木偶剧、生存岛拓展、参观首都博物馆、在中山音乐堂演出,3名学生正在办理假期境外插班学习交流手续。
  家长细数学校变化
  “都说城里的孩子儒雅大气,我觉得我们也毫不逊色。学校改名后,我每一天都很幸福、充实。”六年级的张凯雯特别喜欢现在的学校,除了设施环境外,她更满意各种课外活动:进入合唱队,获得北京市第17届学生艺术节校级合唱团展演二等奖;参加拉丁舞社团,考下全国体育舞蹈铜牌等级;与九球天后同台演出;面对外籍教师,从听不懂到交流自如;在编织组学会织围巾,成品已经围在妈妈的脖子上。丰富实践培养了她自信、大方的气质。
  王红霞是五年级学生王思政的妈妈。从不满意,到如今对学校的变化深感惊讶,“学生的课桌椅变成多功能的,安了视力保护器;走廊里展示着各种学生作品;学校请来外教,开了30多门自选课……真是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啊。”她一个一个掰指头细数学校变化,喜悦洋溢在眉眼间。对女儿越来越开朗、阳光、自信,王红霞特别庆幸,当初的焦虑一扫而光。
  东邵渠中学
  一堂语文课三科老师教
  “两小儿辩日,为什么其中一人说太阳近大远小呢?请物理老师给大家解释……涉及太阳高度和斜射角度,请地理老师讲解……”这是密云县东邵渠中学初一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但课堂上同时有三位不同学科的教师,轮番登台讲课。
  东邵渠中学位于密云东南部山区,学生来自14个自然村。在本市中高考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学校改变原有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上整合学科资源,打破学科间藩篱,学生学一节课,就能掌握几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便于知识点融会贯通。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还尝试长短课、走班制,短课加入国学诵读、硬笔书法、英语听力等内容。
  农家娃考进市区名校
  今年中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取消0.2难度系数题目,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并且在招生中增加郊区学校享受“名额分配”指标,山区学校受益匪浅。东邵渠中学今年29人总分在500分以上,15人考取密云二中及以上示范高中;普高上线率为69%,而2013年仅为29%;5人获得县域内示范高中“名额分配”指标,还有3人通过这个方式被市内示范高中录取,1人考取101中学,2人考取清华附中。
  “如果没有中招改革,我校学生的分数根本达不到市区示范高中线。有了市里的好政策,学校实现了零流动。”张玉淑校长昨天兴奋地说。
  积极探索教改保障机制
  学生争着留本地读书
  密云80%的学校分布在平原和山区。为了缩小校际间差距,密云在初高中采取学区制横向联合模式,把全县20所初中校分成三个学区,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培训、教研;为了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分别在大城子镇、高岭镇建设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纵向贯通。
  在师资培训方面,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专家在密云设立名师工作站,常年过来指导教学;集体组织初高中教师参加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近百次;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把iPad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市内优秀教科研机构的辐射引领作用。
  2012年,密云教委和海淀教委合作办学,把密云四中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密云分校,实施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三年间学校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孩子都在本校读书;以前有的学生想转学,现在是争着抢着要进来。
  密云还与北师大、首师大合作办学,建成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和首师大附属密云中学,前者今年高考上线率比2013年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72%;后者上线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91%。
  不比生源比提高
  种种改革,从注重结果转向关注“实际获得”,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密云现在提出一个口号:不比生源比提高!他们对全县学校的加工能力很有底气:今年中考,只有密云所有初中校前20名考生成绩均在500分以上;除了一所学校外,其他19所前20名考生的平均分均呈现三年连续攀升的态势;与2013年相比,前20名学生平均分增幅的前五名学校都是农村一般校。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