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交流
2015-11-05 作者:华玉秀
“你—好—吗?”“我—很—好。”女所一队大厅的一角,一名梳着齐耳短发的民警正在用手势向站在她对面的服刑人员表述着什么。这名年轻的民警叫张玉婷,与她交流的服刑人员叫王丽英,目前在一大队服刑,是一名聋哑人。从民警纯熟的手势以及服刑人员不住的微笑点头可以看出,她们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
这是民警张玉婷私下勤学苦练的结果。自从去年女所开始接收短刑犯以来,一队陆续收押了6名聋哑犯人。为了能够和她们正常交流,确保教育矫治工作顺利进行,张玉婷在工作之余通过光盘、视频学习手语,同时也经常找到聋哑服刑人员本人实操练习。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一些手势不标准,张玉婷连进行一些基本的问候都吃力,服刑人员经常是睁大眼睛茫然地瞪着面前比比划划的民警,不明白她在说什么,而张玉婷会腼腆的一笑,然后继续“比划”。有文化会写字的还好一些,可以通过书写理解民警的用意,然后耐心地纠正民警的手势。在一教一学的过程当中,渐渐地消除了敌对,民警与服刑人员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而遇上文化水平较低不会写字的就麻烦了,张玉婷只能从自己身上下功夫,一遍一遍地和教程里学习手势,然后,第二天再找到服刑人员练习。
就这样,张玉婷逐渐掌握了手语,不仅能够和聋哑罪犯进行日常交流,还教会了新入所人员背记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帮助不会写字的聋哑罪犯写出了自己的名字。
由于张玉婷掌握了这门特殊的语言,入队的聋哑型罪犯也自然就转入了她所管理的班级。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此类特殊群体,在大队长赵国新的号召下,大队的其他民警也跟着张玉婷学起了手语,大家共同学习,不断进步,在一队掀起了“手语热”,这种无声的交流,其实倾注着民警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