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工会 > 正文

掏出“五心”为居民营造舒适家园——太平桥西里小区变身记

2014-10-17 作者:边磊 于佳 来源:劳动午报


物业工作人员检查供暖管道。

物业工作人员修剪小区的绿植。
 
  “老肖嗓子哑了,刘明变瘦了,同顺黑了,邱总和杨书记脸上露出丝丝微笑……这就是恒兴人在接管房管公司以后难得的场面……”这是北京市政路桥恒兴物业副总经理刘小林给同事发的微信,讲的是恒兴物业太平桥管理处接手太平桥西里小区的管理后这几个月内,职工为小区改头换面、真情付出的真实情况。
  “你要让我给你挨个儿讲我们怎么受苦受累,那我说不好,我们都是会干不会说的人;但是我想让大伙儿给你讲讲,这小区原来什么样儿、现在什么样儿,我们是怎么给居民服务的!现在党的群众路线为老百姓服务,我们秉承的就是这个宗旨!”刘小林说。
  隔离门阻断乱摆摊
  打通小区道路
  太平桥西里小区地处丰台区六里桥,东至太平桥路、南至太平桥北路、西至西三环路、北至广安路,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是由广播电视部、中华书局、市政总公司等多家产权单位联合开发建设的居住小区。小区内住宅楼16栋,共有单元房2422套。太平桥管理处的管理范围是其中12栋住宅楼,同时负责小区的冬季供暖。
  走进小区,可以看到道路平整、树木茂盛,与其他管理到位的小区并没有太多不同。
  由南向北穿过一个小门进入太平桥西里小区,穿过一道门,走一会儿,又经过一道隔离栏。这是今年5月后才加设的一道“坎儿”。别小看这么一道隔离栏,它对整个小区生活环境的改善都起了大作用。
  “以前这儿可不是这样儿,两边儿全是摆地摊儿的,开车进进出出根本就动不了,都堵死了。现在这小区有个小区的样子了。”居民宋女士说。
  太平桥管理处副主任王丽华说,太平桥西里小区道路狭窄且四通八达,人流量大,自发的早市和随意摆地摊情况非常严重;机动车、自行车无序停放,随意占用便道,造成交通拥堵。
  摆地摊儿时,交通拥堵;每当地摊儿撤离,一地遗撒。这是让居民不知道找谁解决的问题。
  接手管理后,太平桥管理处就向住户发放了“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请住户为物业提供的各项服务打分,并请住户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借助居委会、派出所的力量,与部分老住户开展了座谈会,征求大家的意见。
  “地摊儿”问题正是在这时候提出,并得到及时解决的。与地摊儿问题同时解决的,还有小区的树木修剪。
  “从5月份接手到现在,我们每周五的党员义务劳动日,都是全员动手,剪枝、装护栏,没花一分钱请外边人,上至恒兴的总经理,下到物业一线职工,大家一块儿动手,这小区的一草一木,都有我们的汗水,一点儿不夸张!”王丽华说。
  清理楼道循序渐进
  洁净生活空间
  现在随意进入小区的一栋居民楼,楼道清洁宽敞,无杂物。这本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但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不是这样。不但各类违章搭建多,乱拉电线、楼道内随意堆放易燃物、阳台改为厨房的情况也层出不穷。
  “我们先后发放了三次通知,第一次是请居民自己清理楼道;第二次是在楼道杂物上贴上清理的通知,标明了需要清理的时间,并拍照留档;第三次贴出了我们物业出面清理楼道的通知,到了通知规定的时间,我们才去清理。”
  当时正值盛夏,杂物堆积、灰尘满地。为了将这些物品搬走,物业的职工个个儿满身大汗,混合杂物上的灰尘,一趟下来就是满身泥水。
  因为之前铺垫到位,因此清理物品时,并没有发生居民反对的事情。有些居民想要的东西,在清理后也可以及时找回,不再堆放在楼道。
  清理24号楼的楼道时,有一个特别沉的箱子,旁边还有几块硬的塑料板。上午清理完,下午就有居民来找。
  找来的是一位姓许的老先生:“那是我画画儿时要用的,我岁数大搬不动,这东西在哪儿?没扔了吧?”
  太平桥管理处的丁晶赶紧安慰老人:“还没处理,我带您去找找吧!”
  来到统一堆放从楼道中清出的杂物的地方,许老先生果然找到了自己的东西。丁晶又带着工作人员将东西送回老人家中,放到老人指定的位置。
  “谢谢你们啊!我事先看见通知了,可是我儿子一直出差,我和我老伴儿搬不动,所以一直没挪。”
  增加公共配套设施
  扩展小区车位
  太平桥西里小区建成已经有30年的时间,建设时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历史遗留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居民活动场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与居民实际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环卫设施不完备,垃圾桶过少。房屋本体和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缺乏系统保养和维修,比如房屋外墙、楼顶漏水;污水管线老化、下水道堵塞现象时有发生;小区道路老化,路面坑坑洼洼,路灯缺失;绿地杂草丛生,布局混乱;消防设施自然损坏、人为破坏和被盗现象严重,有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前面说了道路、护栏、绿化、漏水、管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还有新的问题,就是停车。”王丽华说。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并非只发一次,而是定期向居民发放,收集不同时期不同居民的意见。在有一次的回收中,有居民提到了停车难的问题。
  最先解决的是14、15号两幢楼的停车位。当时为了停车位,物业专门与两栋楼的楼门长、居民代表坐在一起聊了一次,大家的意见比较统一,希望修理空地建设停车场。说起来改造车位不仅仅是在小区内施工那么简单,需要统一的规划、安排、部署,还要经过多道审批手续,才能真正动工。在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的支持下,将原来一段用处不大的通道、边角空地改造成了53个固定车位,方便居民停车。增加的停车位,专供14、15号楼居民使用。“我们的车位是使用谁家楼下空间,就给这几栋楼居民用,不会产生矛盾。”
  现在,应居民的要求,物业正在为26、33号楼扩展车位跑手续。
  与小区停车位的方法一样,对增加垃圾桶摆放的位置,也是与楼门长和居民代表商议后,最终决定的。
  “现在我们还增加了两名保洁人员,对小区的垃圾桶进行定点设置,专人保洁管理,实行分片包干并建立了奖惩制度。”王丽华说。
  物业处所有人员每周五下午劳动的机制,也已经形成。真心、耐心、爱心、热心、诚心,物业的职工们说,用“五心”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居住环境。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