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有实名 服务有认领 效果有跟踪 东花市居民有需求找社区
2018-05-25 作者:□本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
“我们平常不在家,没有时间去教父母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最近街道提供了智能手机培训班,老人可积极了!”王女士说的手机培训供需实现对接就是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创新“问需于民、服务于民”新形式的一个表现。
昨天,东花市街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实践工程正式启动。该实践工程充分发挥党员核心作用,通过上门拜访、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察民意,访民情。充分调动社区党员、志愿者、驻街单位、部队、学校、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力量认领社区服务,通过创新问需新形式,基本做到需求有实名、服务有认领、效果有跟踪。
社区在征集居民需求时,对需求人进行实名制。今年81岁的贾目文老人,由于行动不方便很少出门。在征集居民需求时,家人帮他报了精神慰藉的需求服务,几天后,社区志愿服务队走进老人家里,陪她聊天,老人非常开心并表示感谢。这些需求人中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仅6岁。
据了解,实践工程共有41家单位认领,包括社区党委、社会组织、服务站等,对居民需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认领人提供服务时,专门人员会跟踪检查。
截至目前,3个试点社区已向4300余名居民征求需求事项,41家驻街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街道部门科室、社区党委、社区志愿者主动对接服务事项81项,惠及居民1.4万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