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百米游商街变绿廊 自行车搬进智能新家 朝阳平乐园小区里外有“面子”
2018-04-09 作者:□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小区外,一墙之隔的两百多米游商街如今变“绿廊”;小区里,告别破旧自行车棚,随意拉线充电的乱象,建起全智能化车棚,配有充电桩,居民在家中就能掌控充电状态。今年,朝阳区南磨房地区办事处多措并举,对平乐园小区的环境进行整治提升,使这个20多年的老小区看起来院里院外都有“面子”。
游商街变休闲绿廊
复古的凉亭,重铺的道路,统一安装的创意铁艺围栏,富有层次的绿植,道路两侧搭配休闲座椅。位于朝阳区西大望路以东、东四环以西的平乐园小区南侧,一条长约270米的背街小巷伴随春天的到来也焕发了光彩。
之前这里还是近百名流动商贩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行人、车辆经常堵得水泄不通。早晨5点多的装卸货声及叫卖声长期影响着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现在叫卖声听不见了,鸟儿的叫声倒多起来了,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家住平乐园小区的魏大爷指着提升后的绿廊说。
沿着魏大爷手指的方向漫步几百米,记者看到又一片绿色休闲公园——窑洼湖公园,总计达51亩。窑洼湖公园与游商街整治提升后的绿廊相连接,配合已完成的东南郊灌渠环境整治工程,已成为一条滨水休闲景观带,供周边居民休闲赏景。
今年,南磨房地区将进一步加强补绿增绿,建成四方桥周边口袋公园、惠水湾城市森林公园等绿化项目,织密绿网。通惠河畔水南庄腾退区域将建成占地127亩的惠水湾城市森林公园,并配套建设环形跑道,让居民可在更宜居舒适的环境中散步健身。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这条背街小巷为整治标杆,整治北工大路、南新园东路等其他16条背街小巷,让街道环境秩序‘靓’起来。”南磨房地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行车搬进智能新“家”
平乐园小区多为六层无电梯楼房,自行车都停放在楼下各个角落,加上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增加,小区有的居民把电池拎回家充电,而有的干脆从楼上甩下电线充电,不仅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还影响邻里间的和睦。
为彻底解决小区居民自行车停车不规范,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南磨房地区办事处联合社区进行大量调研,并在征求广大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将原有自行车棚改造为全智能化自行车棚。
目前,平乐园小区修建一新的全智能化自行车棚已投入使用,深受小区居民欢迎。车棚直流电设计改为交流电,同时从传统按小时收费,改为按实际使用电的度数收费,车棚还有为残疾人车设置的专用停车位。车棚采用全智能化管理方式,实现了无人管理。智能停车库设有门禁系统,内部安装有无死角监控,后台24小时有人值守。居民在家中利用手机APP可监控设备和电池充电状况,还可用APP缴费,也可购买充电桩公司的专用卡进行缴费。
南磨房地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南磨房地区至少再改造九个自行车库,届时可以同时为辖区100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实施智能化管理模式。南磨房地区办事处还引进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对平乐园小区内部环境管理,小区内部环境也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