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条段黑臭水体今年将提前完成治理
2017-02-28 作者:孙艳
总用水量控制在4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较2016年降低3%左右,污水处理率达到91%,再生水利用量力争达到10.5亿立方米……面对2017年明确的北京水务工作目标,首都水务人将在“洁水、节水、保水、管水、兴水”上持续发力。
完成141条段黑臭水体治理
市水务局介绍,今年将聚焦城六区和城市副中心建成区,努力实现 “三全目标”,即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在管网建设方面,全市新建污水收集管线673公里;基本完成城六区建成区污水管网铺设;推进小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接入市政公共管网,完成城六区13处改造任务,努力减少污水直排入河。
老百姓比较关注的家门口黑臭水体的治理,市水务局今年将多措并举加大截污治污力度,完成现有规模以上469个排污口治理,完成全部141条段黑臭水体治理,提前完成中央对黑臭水体的考核目标。
此外,在雨污合流管线改造方面,按照分期分批分类的原则,结合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棚户区改造、微循环道路建设等工程,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84公里;完成地下深层排蓄廊道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研究,力争启动试点工程建设。
今年,还将集中精力开展水环境治理攻坚会战,加快治理通州上游地区水污染,全面实现入北运河的16条河道截污治污。在通州区域内,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和再生水厂建设,消除53条段黑臭水体,实现城市副中心现有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通惠河、萧太后河水清岸绿,北运河水质明显改善。
104项防汛工程将派上用场
3大类104项重点防洪排涝工程、48个积水点治理工程建设、排水集团全力推进雨水断头管连通工程建设……眼下,本市正在夯实防洪工程基础,以完善防汛排涝保障体系,全力迎接新一年度的汛期。
记者了解到,针对2016年汛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去年汛期过后,本市开始组织实施水毁修复、应急抢险、积水点治理等3大类104项工程,目前工程正在抓紧实施,确保2017年汛期发挥作用。
去年汛期,本市新增了48处积水点,目前规划措施已经启动。48处积水点包括芦花路、科丰桥、盛芳铁路桥、丰裕路、程庄路等处。此外,将加强对地铁、轨道交通、公交场站防涝标准和排涝措施的研究,综合利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彻底解决地铁进水、场站积水等问题,严防地铁倒灌。
将解决300村庄污水问题
平谷区西柏店村有一片芦苇地,看似普通,却蕴含着不少科技含量,这里是“生产”再生水的地方。芦苇地旁的污水井里流的是村里产生的污水,污水收集后经泵打到芦苇地中,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降解污水中污染物。芦苇地下面还有“秘密”,下面的材料层像夹心饼干一样对污染物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清水被引到芦苇地旁的小水塘里。经过过滤的水清澈透亮,闻不到异味。
而西柏店村是本市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其中一个村。 市水务局介绍,本市第一个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已经使本市城镇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第二个三年行动将加大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计划解决760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去年已经完成230个村的治污工作。
2017年,本市将加大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按照计划,今年将解决300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此外,以城乡结合部地区、重要水源地和民俗旅游村庄作为工作重点,实现这些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