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周娜:在吟诵中 拉近与古人的距离

2017-02-24 作者:杨琳琳 来源:劳动午报

  周娜是北京市怀柔区社区教育中心的一名老师。法律科班出身的她,毕业后教了一段时间法律后,又当了10多年的英语老师。但对周娜来说,她最喜欢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往往能提升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而且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都蕴含着中国先人的无限智慧,每次学习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很受益。”周娜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娜听到了吟诵古诗词,好听的音律一下子吸引了她。“为什么古人三岁开蒙,六岁就能认识三千繁体字,是有方法的,他们并不是要孩子死记硬背,而是在一种有趣的吟诵中开启的人生第一个学习阶段。”周娜介绍。就这样,周娜迷上了吟诵,她从网上找了一些网络公开课,自己在家跟着学习。“开始的时候,孩子还不了解吟诵,觉得吟诵很好笑,但是后来儿子还主动学习了。”周娜笑着说。周娜的儿子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天就要开学了,但是老师布置的背诵古诗词的作业还没完成。于是他便向妈妈请教如何吟诵,因为他发现这种读书方法能帮他很快完成作业。就这样,周娜一边教儿子如何吟诵,一边给儿子讲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

  随着对吟诵兴趣的增加,周娜还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国学院开设的培训班以及北京市吟诵教育研究会开设的培训班。用古人的音律去吟诵诗词,让周娜多了一种与诗人的交流方式。“古人很智慧,发明了吟诵。它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诵读不同。吟诵是一种唱歌,读书等于唱歌,一下子就把学习变得活泼有趣起来。如果你跟孩子说,儿子来读篇课文,儿子肯定很反感。但是如果说儿子来唱首歌,就变得有趣多了。”周娜说。中国讲究阴阳之说,体现在吟诵上就是文字内容是“阴”,而吟诵则是“阳”。阴阳结合,让学习更有趣。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一二三四声。中古音的声调是分四声八调。四声就是平上去入,八调就是各分阴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阴阳就是清浊。中古音声调总体又分为两部分,即平、仄。阴平阳平为平,上去入为仄。

  周娜喜欢吟诵,慢慢地她发现自己身边也在随之改变。原来儿子喜欢的看《跑男》等综艺节目,喜欢打游戏、看日本动漫,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关注较少。现在儿子喜欢上了历史,喜欢看《三国演义》《三国志》、《曹操传》等书籍。“我相信吟诵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用的,但这不能着急。我只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一粒种子,在适当的时候就会开花结果。”周娜说。

  除了教儿子学习方面受益之外,家庭也很受益。“在吟诵中,人们常常会被古人的情怀所感染,凡事多了一份豁达。在处理夫妻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的时候会更加从容,而且也会增加一份包容,家庭会更和谐。”周娜说。

  □本报记者 杨琳琳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