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肯学习干得好内部提升有通道——探访中建二局三公司大厂项目团队

2016-07-29 作者:马超

  7月末,京津冀的天气炎热,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5℃。
  走进中建二局三公司大厂项目的临时办公场所里,在阵阵风扇送来的凉风中,项目交工后坚守岗位的十余名职工静静地看起了书。
  “这是一个酷爱学习的项目团队,40余名职工,两年时间就有8名职工走上管理岗位。”项目经理陈超告诉记者。 
  员工痴迷学习
  一次性通过建造师考试
  “冯立彬可刻苦了,工期不忙的时候,我看他边走路还边放音频资料听课,备战考试。”项目副书记王一江说。
  王一江口中的冯立彬,是项目的测量员兼工长,今年30岁,河北保定人,毕业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7月来项目后,受项目学习氛围感染,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2015年,冯立彬报考了一级建造师,一次性通过。
  “我能一次性通过考试,和公司组织的培训分不开,当时公司组织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考前培训。”冯立彬说。
  90后项目工长    
  从零开始到独当一面
  “从零开始,到在施工现场独当一面,柏福双可以算作学习的一个典范。”项目生产经理赵向波说。
  柏福双是项目的工长、实验员,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后柏福双从军,当了一名侦察员。转业后,他到项目担任工长。“我的专业跨度大,每一次都是从零开始,成长离不开师父的带领,也离不开各位同事的帮助。”柏福双说。柏福双告诉记者,他到项目后,项目立即安排了导师,手把手地教他。
  同样,杨浩也是从新人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主力。杨昊今年25岁,来自大兴安岭,他是一名90后,2014年来项目后当土建工长。
  “我学了不少东西,比如各节点怎么控制,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杨浩说。
  不分派遣工正式工
  不拘一格降人才
  “项目有完善的成才机制,新人到项目有导师带徒,平时每个季度都要评选优秀员工给予奖励。在用人上,项目不拘一格降人才。”陈超说。 
  2014年开始,项目团队向公司输送了3名部门领导,向其他项目输送项目总工和质量总监各1名,项目内部提升了3名,员工成长速度很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内部提升的安全总监是一名劳务派遣工。
  对此,陈超说:“我们不分劳务派遣工还是正式职工,只要你肯学习,干得好,就可以提升。”
  浓厚的学习氛围,打造了一支酷爱学习的团队,这也给项目带来了荣誉。
  近两年,项目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国家“AAA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河北省安全文明工地等荣誉。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