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学校纷纷出台“光盘”节约行动妙招 小学生“脑洞大开” 计算节约“一粒米”用处

2016-06-01 作者:任洁 来源:劳动午报


  “学生不挑食,不浪费,吃多少、盛多少,不剩菜和饭;教师要成为零米粒行动的宣传者和引导者,把‘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讲给学生听;家长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食堂工作人员要提高饭菜质量,让学生够吃、爱吃、不浪费……”
  5月31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启动“零米粒,我们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史家小学的学生、教师、家长和厨师向全市发出倡议,践行“光盘行动”。
  小学生计算每人节约1粒米的用处惊人
  “一碗饭里面有多少粒米?”史家七条小学五一班数学小组的于敬轩、张静远、路佳逸突发奇想,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进行了一番有趣的调查,形成《关于“一粒米”的调查报告》。三个人各有分工,有的负责研究创意和研究方向,有的负责收集分析数据,还有的负责PPT制作和收集数据。
  作为组长,于敬轩不嫌麻烦,真的数出一碗饭里有3327粒米,数据出来后,他马上想出“一个班每人一碗饭要吃掉多少粒米”这个问题。王老师知道后感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教育契机,就给学生们留了一个作业:回家自愿数米粒去。学生们热情高涨,第二天纷纷交来结果,小组计算后,发现全班每人一碗饭要吃掉13万多粒米,合每人大约吃3691粒。
  张静远根据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里提到“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数字,算出自己一辈子按每天吃一碗饭就能吃掉1亿多粒米。路佳逸随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能省出379301碗饭。在老师进一步引导下,学生们开始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分析中国国情,甚至关注到世界,意识到“零米粒”节约行动关系到千家万户。 
  多所学校餐后称量每班剩饭情况
  记者昨天了解到,本市多所学校开展了颇具特色的“光盘行动”。像海淀进修实验学校两个校区共有1900多名学生,240位教职工。全校每餐厨余垃圾为35到45千克,平均每人厨余垃圾量为21.02克。学校从新生入学第一课就开始讲节约粮食,教育学生吃自助餐的规矩;从各年级招募志愿者参与用餐管理;带学生去农业实践基地,参观体验种粮的不易,培养学生树立节约习惯。目前,6个年级2000多名师生可以做到在20分钟内秩序井然地打完饭。
  光明小学注重对学生用餐习惯的培育,教育学生养成餐前准备迅速,排队取餐,双手接递餐,按量取食,每天午餐做到“光盘”等7个用餐习惯。学校还关注学生每日剩饭情况,定期抽测称重不同学段、班级的剩饭数量,公布称重结果,并对剩饭量少的班级进行表彰。同时,健康部会根据学生的口味和营养,做菜谱评估与调整。
  不老屯中学成立膳食委员会,派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每月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包括调查就餐满意度,在餐厅张贴标语,就餐时安排学生执勤,举办主题班会等形式。康乐里小学会在每天饭后安排学生称量每班剩饭量,开展节约粮食竞赛活动,并每周向全校反馈。
  市教委:把节粮习惯培养作为养成教育重要内容
  市教委昨天发出《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以节约粮食为重点的“三节”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区教委及中小学把节粮习惯培养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将节约粮食作为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同时,市教委要求教师,号召家长在校园和家庭中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荣辱观,带头践行“光盘行动”。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