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长安街居民不出社区享职业教育
日前,西长安街社区教育学校开展中式烹饪系列讲座,吸引了太仆寺街、府南、西单北、西交民巷众多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其实,这并不是该社区教育学校第一次开办讲座。从2012年以来,丰富多样的课程,让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享受到了专业化的职业教育,不仅提高了生活技能,还提高了就业技能。
居民乐学酸菜鱼
怕遗漏全程录音
讲座中,来自北京外事学校教师王晓龙首先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讲解鱼香肉丝的制作过程,从选肉部位、如何切丝、腌制肉丝需加的各种酱料、料汁的配置、配菜到炒肉时油量和姜、蒜、葱炝锅时放入量的比例都讲解得十分到位。紧接着,他又为大家介绍了酸菜鱼的制作过程。
“首先要选择新鲜的草鱼,然后将鱼去头、去骨后切鱼片,用鱼头、鱼骨煮鱼汤备用,将切好的鱼片加料腌制、炒制酸菜后捞出垫锅底,把腌制好的鱼片炒一下捞出放在酸菜上,倒入煮好的鱼汤,最后炒制辣椒油浇入锅中。” 王晓龙说。老师介绍得仔细,居民们也都听得格外认真。为防止遗漏,有人拿起纸笔做笔记,有人则打开了手机里的录音功能,全程录音。
“儿子,我学会做你最爱吃的酸菜鱼了,以后再也不用去外边小饭馆吃啦。”来自西长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区的王大妈刚上完课,就迫不及待地给孩子打了一个电话。她兴奋的声音和开心的语调,让一同听课的街坊不禁会心一笑。
10门课程任意挑
边走边学APP
“他们开的课都挺好的,特实在,生活中就能用得上。反正只要我有时间,肯定来上。”王大妈介绍说。原来,从2012年开始,西长安街社区教育学校就与外事学校合作,陆续为辖区居民开设了中式烹饪、茶艺、插花、礼仪等10余门职业教育课程。
其实,2012年西城区就将“职业教育进社区”项目列为了创建学习型城区示范项目之一。同时,建立了外事学校、财会学校、实美职业学校等6所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形成了四校两馆、覆盖全区的培训网点,依托街道和社区教育学校展开了面向社区居民的多项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学校非常重视社区教育,将服务周边社区居民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到亲子活动中妈妈怀里2岁的孩子,大到80岁的老人都是我们学校的学习者,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职业课程。”北京外事学校校长田雅丽告诉记者,近年来,已有20多个社区的居民、20余所中小学的学生近千人体验过学校的培训课程。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居民理解和学习,学校还特意将系统的专业课程重新拆分、整合。如,将茶艺师的课程分解成茶文化与茶健康、红茶的世界、走进普洱茶的天地、手工制茶。此外,学校还研发出咖啡、西式面点、茶艺三门技能课程的APP移动终端课程。学习者可以利用iPad、智能手机自主学习,在云端就能享受到职教的高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