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在大漠边缘修铁路 探亲家属成兼职“缝纫师”
2015-12-03 作者:王崇燕 万海峰
“嫂子,我这有件外套,您帮忙给我补补呗!”
“嫂子,我的裤子被钢筋划了道口子,您抽空帮我缝下好吗?”
顺着院子里的笑语声望去,一些大嫂们正在穿针引线,飞快地缝补着手中破损的衣服,这是被职工亲切地称为“缝纫西施”的中铁十六局集团格库铁路项目二工区女职工和家属们正为男职工缝补衣物的一个场景。
中铁十六局集团格库铁路项目二工区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距离最近的县城也要40多公里。这让远离家乡,远离城镇,衣服破了,笨手笨脚的男职工一时犯了难,二工区女职工、探亲家属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热情地向“受困”的男职工伸出了援助之手。
“工区领导对我们来探亲的家属特别照顾,我们也要为项目职工做点什么才心安啊!”据一位探亲家属介绍,二工区关心职工生活从点滴小事抓起,针对工期紧张职工无法休假的实际,邀请职工家属到项目部探亲,不仅专门安排了探亲家属探亲房,还为她们安排后勤帮厨、整理资料等力所能及的工作,经常还为活泼可爱“铁二代”开小灶。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探亲家属闲暇之余就和工区女工们做起了“亲情服务”,不仅帮忙于一线施工的男同志洗衣服,还义务兼任起了项目的“缝纫西施”。时间久了,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年轻小伙子经常会把穿用破损的衣服、外套、被单、枕套交给嫂子们、女同事进行缝补、熨烫,“缝纫西施”则是来者不拒、热情服务。
这种无微不至的“亲情式”服务,让男职工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嫂子的手艺活真棒,让我想起了我妈妈。”工区安质部长罗开银取回缝补一新的工作服时激动地说。
“她们的倾情付出不仅解决了男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施工生产,而且融洽了项目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和谐力和生产力。”据工区长牛文明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