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2500商户陆续撤离东城 将积极引导商户向津冀地区疏解对接

2015-11-18 作者: 边磊 来源:劳动午报


  红桥天乐玩具市场是很多老北京人的记忆。10月31日,这座经营了15年的玩具市场正式关门。这也是东城区整体关停的首家小商品交易市场。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城区今年为此将疏解商户2500户,疏散从业人员5000人,腾退市场面积超15万平方米。
  红桥玩具市场关停顺利
  打包好剩余的产品,离开摊位,办理退摊手续,商户小刘准备离开红桥市场。红桥玩具市场10月31日整体关停,商户正根据安排陆续离开。
  红桥天乐玩具市场是很多老北京人的记忆。10月31日,这座经营了15年的玩具市场正式关门。这也是东城区整体关停的首家小商品交易市场。“红桥天乐玩具市场摊位数有174个,以经营儿童玩具、体育用品、工艺礼品、文具为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其中,仓储面积450平方米,经营面积4000平米。”东城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建立于2000年5月,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繁华的红桥商业区,随着城市功能的发展和完善,目前,这里已经不适合设立这样的小商品市场。市场关停工作得到了广大商户的理解和大力配合。
  今年下半年,东城区已陆续启动红桥天环市场、红桥天乐市场、东环里小商品市场等5家中小型商品市场的关停工作,关停市场数量占东城区小商品市场总数一半。其中,红桥天乐玩具市场是最早整体关停的。
  东城区其他市场,也列入东城区未来三年商品交易市场疏解或转型的规划之中,将按计划稳步推进。
  东城已疏解商户1733户
  “常年人来人往,每天一出家门,胡同口全都是人。”“临近批发市场的路,天天都不好走,节假日更是拥堵。”随着市场蔓延,周边居住的百姓离市场也越来越近,居民区和大型批发市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截至2014年初,东城区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6个,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2000平方米以下的市场33个,2000-5000平方米的市场5个,5000平方米以上的市场8个,经营摊位14950个,经营商户约11369个。
  按照规模及市场影响力划分,东城区市场总体可分为大型商品批发零售市场、中型批发零售市场、小型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小微型市场、旅游小吃市场五种类型。2014年以来,东城区已关停了10家市场,累计疏解商户1733户,涉及人口3705人,其中今年疏解商户1212户,2003人。
  关停市场包括:红桥天乐玩具市场、大众彩虹菜市场、望兴隆菜市场、钟楼菜市场、绿色农夫农副产品市场、双赢红利市场、华捷四季鲜菜市场、乐旺菜市场、灯市口华宝综合市场、北剪子巷菜市场。
  在商户疏解方面:百荣疏解商户590户,900人,腾退面积19600平方米;红桥市场疏解140户,疏解280人;永外城疏解98户;隆福寺疏解35户,疏解76人;红桥天雅疏解60户,疏解120人。目前,全区剩余商品交易市场还有36个,其中:日用百货(小商品)市场9个,农副产品市场25个,小吃市场2个。
  “疏解或者调整转型以后,可以减少人流和物流强度,从而治理‘城市病’涉及的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和市政环境卫生状况下降等问题。”东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更是为东城疏解和调整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与津冀地区疏解对接
  对于关停的市场和疏解的商户,东城区采取“疏”和“导”结合,积极引导商户向津冀地区疏解对接。去年以来,东城区已组织该区商品市场主体先后与张家口、承德、保定、秦皇岛、天津等地进行合作对接。
  “今年五月份,东城区商务委与张家口商务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双方共同推进两地商品交易市场的协同发展与战略合作,并已展开了两地企业直接合作对接的工作。”区商务委负责人介绍。
  根据协议,东城区与张家口双方发挥各自区域的产业优势,共同促进两地农产品流通、老字号发展等商贸领域的行业交流,共同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共同推动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转型提升工作,推进两地商品交易市场的协同发展,共同研究商品交易市场战略合作事宜。
  “东城区和张家口将共同成立联合小组,建立联络协商制度,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后期,双方还将互派人员到对方挂职锻炼、交流学习。”该负责人透露,本协议是双方长期稳定合作的指导性文件,双方将根据协议内容开展实质性合作。
  据介绍,8月初开始,东城区已经组织专门队伍和人员,到北京周边具有商业接纳功能的天津、河北等地进行走访对接,掌握了解当地目前的商业发展环境、未来发展规划和前景、商业设施储备情况、商业用地储备情况、商业企业和品牌引进政策等内容,并形成东城区商品交易市场京津冀一体化协作发展对接资源手册。
  □本报记者 边磊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