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升外扩”服务首都人的菜篮子 明年市民可发微信 买到新发地的菜
2015-11-17 作者:余翠平 来源:劳动午报
秉承服务首都人民的宗旨,北京新发地市场本部将进行原地升级改造,用立体式交易中心取代分散交易市场,通过开展“互联网+”等多种模式服务大众,改造后将成为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中心。目前改造的情况怎样?为此本报记者走进了新发地。
转型后黑龙江展厅效益提升两成
11月17日上午,记者走进了新发地全国名特优产品展销中心一层的黑龙江展厅,在70多平方米的店铺里,陈列了黑龙江特色的米、油、酒、蜂蜜系列等产品,此外,还有部分俄罗斯产品,品种多达300多种。
据这家展销厅的老板李胜华介绍,他之前曾在新发地做了10多年的水果批发,两年前,意识到很多人开始关注养生、健康,他转型升级,做起了黑龙江特产销售,主供华北地区。
“为了让老百姓吃上生态营养的特色产品,我们派专人深入黑龙江农户家里,亲自品尝米、油等农副产品后再进货,遇到大雪封路时,进货往往很辛苦。”
此外李胜华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今年起,通过天猫、新发地统一的网络平台,开始进行网络销售,目前网络销售比例占到了整个销售的20%,为了支持他们更好地升级转型,针对特产店,新发地还减少了20%-30%的店铺租金。转型升级后,李胜华所在的黑龙江厅效益提升了20%-30%。
网络销售平台每天销售额达4万
从李胜华管理的黑龙江厅出来,记者来到了二层,走进了悠乐果电子商务,桌子上摆放着一排排计算机,看到记者到来,工作人员点开了悠乐果电子商务的网络销售平台之一的一号店,并指着屏幕说,我们销售90%的时令水果,目前,香梨、苹果、芒果在网上销售得非常好。
悠乐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徐柱说,他是从2014年5月份开始做电子商务的,跟1号店、京东、天猫以及新发地的统一网络销售平台都在合作,刚上线时,每天只有5000-10000元的销售额,目前每天能有4、5万元的销售额。
徐柱之前在新发地做了10余年的水果实体批发,那会儿他坐在市场里等着客户来把水果拉走,如今,他和工作人员只需要坐在办公室,客户下单后,直接配送即可。
明年春节后市民可用微信买新发地的菜
随后记者走进了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大屏幕,上面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现货挂牌系统”,上面有挂单号、交易商名称、品种名称、单价、可成交数量、已成交数量、有效期等内容,通过这个平台,新发地的商户和顾客之间可实现在线交易。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发地生鲜”电商平台已于9月底上线,这也是新发地向新兴现代化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迈出的第一步。
据了解,初期“新发地生鲜”只专注于食堂菜,机关、企业、学校的食堂可通过新发地生鲜网或微信公众号下单,上线运营两个月来,已经有30多家单位食堂取得了“专供”资格。“新发地生鲜网”CEO徐鹏表示,明年春节后这种“微信下单送菜上门”的服务将推向广大市民。
“新发地”每日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320多种菜蔬,打开“新发地生鲜网”,百姓生活每日所需的蔬菜水果、肉蛋海鲜、米面粮油应有尽有,据徐鹏介绍,目前生鲜网供应6大类产品共940余种,大部分菜品的价格只是社区便利店的三分之一。
目前,新发地的蔬菜直通车和便民店已经覆盖了400多个小区,受到市民欢迎。“但很多早出晚归的白领上班族仍然反映买菜不方便。”徐鹏说,为了解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明年春节后,“新发地生鲜网”O2O将进入社区,依托新发地原有的社区终端优势,为北京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电商配送服务,打造新时代的生鲜电商解决方案。
新发地将在高碑店筹建分市场
此外,据徐鹏介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引下,北京新发地按照“内升外扩”的发展战略,在河北高碑店筹建了分市场。
据记者了解,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分市场是新发地在全国投资建设的分市场之一,已于今年10月29日开始试运营,其占地2081亩,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设有果蔬交易大厅、大型智能冷库、干副交易中心等项目。
高碑店分市场将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南部功能拓展区的承接平台,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整理和浅加工,确保净菜进京,减少城市的垃圾,像香蕉、苹果、葱头等农产品的分级、加工、包装、储存等放到分市场,根据首都的实际需求量往新发地市场内运输,从而保障首都居民生活必须品供应。
新发地市场将通过“内升外扩”造福河北农民,惠及首都市民,加快京津冀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进程。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