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投简历 企业边招聘边推广“互联网+”招聘会长啥样?
所谓“金九银十”,进入九月后,招聘市场也迎来了旺季,不仅企业制定校招计划,包括农展、雍和宫等各大招聘会的参展企业和求职者也开始增加。近日,农展招聘会举办了首场“互联网+”概念招聘会,现场特别开启了“微招聘”模式,求职人员现场选企业、选职位、投简历,全程互联网操作。这种新鲜的招聘服务不仅受到了求职者的欢迎,也让企业在招聘的同时更推广自己的品牌形象。
现场“微招聘”
专人服务求职者
针对以往求职者耐心不够,招聘会来不及仔细查看现场企业的情况,本次招聘会开辟了京城招聘会首个“互联网+”模式,现场特别开启了“微招聘”模式,求职人员不用转遍全场,就可以通过手机现场选企业、选职位、投简历,全程通过互联网操作。针对掌握不好的求职者,主办方还在现场安排了工作人员,全程指导求职人员进入“微招聘”环节。“这种方式比较新鲜,本来找工作就容易走马观花,看几家就腻了,手机里能够看到现场的全部职位和企业,挺方便的!”一位求职者看到介绍立马就通过手机登陆到现场的“微招聘”模块,并尝试着投递了两份简历。
“招聘会时不时的参加,就是觉得现在招人太难了!”招聘会定于上午9点开始,不到8点半,不少企业就已布置好了展台。一家科技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在向记者介绍时显得“求贤心切”,这次这家企业招聘30人,包括销售、设计、策划等人员,待遇也不低。负责人介绍,之前网上也投放了招聘广告,但是收到的简历效果不好,大多数的求职者都是“海投”简历,企业的招聘人员筛选起来花费的时间特别多。因此,他还是带着企业的几名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招聘,有合适的人选就尽快敲定。
除了一些科技公司,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太太乐、珠江投资开发公司、仲量联行、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等多家企业现场招聘,涉及行业包括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日化、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除了现场招聘,不少企业都打出了大幅的广告,并在招聘海报上贴出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一方面招聘人才,一方面也招揽人气,企业的招聘人员更是主动出击,遇到合适的求职人员,进行现场职位的推荐。求职者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招聘会,没想到现场的企业这么多,“可选择的范围非常大,简历都有些投不过来”。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本次招聘会参展的企业100多家,招聘人数达到3000个,有的企业还现场增加了招聘的职位,显示出企业对求职者的需求比较旺盛。
企业打出服务牌
职业规划师现场作指导
针对以往招聘会不少求职者转完会场就纷纷离场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服务招聘企业和求职者,本次招聘会还打出了“服务牌”,提供了许多特色服务。现场不仅有两位专家坐镇,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劳动法的咨询服务,还特别开辟了休闲区体验,在现场提供冷饮、甜点、茶歇等饮品,供企业和求职者进行面谈时享用。
“我一直从事市场的拓展工作,但因为换了个行业,现在有些摸不着门,以前的行业现在形势又不好,想问问专家我以后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好。”在职业规划现场辅导环节,吸引不少求职者的关注,主办方邀请了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现场帮助求职者进行简历制作指导、求职方向确定和今后的职业规划等服务。在行政工作了近三年的张女士近年来感觉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导师在详细询问了她平时的工作情况和业务范围后,建议她在转型之前对想从事的岗位有个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最好进行一定的培训课程,掌握相应的技术。
除了职业规划,在劳动法咨询的展台,也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咨询相应的问题。当天,主办方邀请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劳动法分会的专业律师到现场为企业和个人解答劳动法专业知识。一位求职者现场带着劳动合同进行了咨询,“准备离职,觉得劳动合同里有不少霸王条款,所以想请专业人士来看看。”专家现场帮助求职者查看了劳动合同,并就相关条款进行了点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场不少求职者目前都在职,只是提前来寻找跳槽机会,对于解约和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咨询的明显多一些。对此,专家在咨询的过程也给正在现场的求职者指导了劳动合同方面应该注意的细节。
农展招聘会的主办方介绍,当天的招聘会入场近5000人次,求职者的求职需求比较旺盛,招聘市场即将进入旺季。配合求职者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下一步也将把网络招聘会和现场招聘会结合起来,通过线上投简历和线下直接面试,提升企业招聘和求职者应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