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凌晨1点,北京新月联合汽车有限公司的出租司机张立明师傅,运营了一天后,到海淀彩和坊路的辅路上找了个地方将车停了下来,准备休息一会后回家,结束一天的运营。
凌晨1点碰到老太太搭车
闭上眼不大会功夫,隐隐约约听到了拍打车窗的声音,张师傅睁眼一看,见一位老太太正拍打着驾驶室的窗玻璃。张师傅刚把窗玻璃摇下,听到老太太说:“小伙子,捎我一段吧!”张师傅问去那。“去西绦胡同。”老太太说。张师傅于是将车靠背放正,让老太太上了车。因张师傅开出租车不到两年,对北京的道路还不是很熟悉,西绦胡同在什么地方、怎么走他还不知道。于是拨打了咨询台进行咨询,得知西绦胡同在德胜门桥附近,于是便启动了车子。
张师傅本想休息一会就回平谷的家,但见这位老太太凌晨1点了还在路上转悠,于是就多了个心眼。路上张师傅问老太太怎么这么晚了还在路上,老太太只说自己姓李,问家里的电话、问子女的电话都说没有,问其他也是不言不语。老太太上车时说捎她一段,张师傅想着把老人家送回去后就直接回家了,也就没有打表。到德胜门桥后,找了几个地方才找到西绦胡同。到胡同口,老太太说自己知道住的地方不用送了,便自己打开车门径直下了车。
原来老人因健忘症走失
可此时已是凌晨1点45分了,张师傅一看胡同内光线很暗,夜深人静的,加上一路上老太太的不正常举动,便执意将老太太送到了老人自己要去的一栋楼门。到门口,因进门需要门禁开门,张师傅便让老太太把门禁卡拿出来,老太太一听便从胸前拿出一张公交卡,张师傅说这个不行,要开门的卡,老太太又拿出了自己的老年证,问张师傅这个行不行?张师傅说,他当时联想到自己83岁的老奶奶,还有邻居家也有一位年届80岁的老人患有健忘症,看到眼前的老太太这个样子,越想越不对。等了有个十多分钟,也没有等到从楼门口进出的人,张师傅便准备打110报警。
可张师傅还想试试能不能找到其他的联系方式,于是把老太太的老年证拿了过来,结果从老年证中间找到了一张小纸片,上面记着一个电话号码。张师傅按号拨过去后,是一位女士接听的。张师傅便问对方认不认识一位李姓的老太太,对方与老太太通了一会电话后,给张师傅说是自己的老妈,请张师傅帮着照顾一下,他们马上就到。40多分钟后,老太太的女儿和儿子一起来到了楼门口。而此时,从张师傅把老人接到车上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了。
老太太的儿子周先生说,老母亲已经86岁了,患有健忘症。13日上午10点多,老母亲说自己去门外走一走,家人也没在意。结果两个多小时后仍不见回来,家人就外出寻找。结果找遍了周围的街道、胡同都没有找到。一家人一面等一面找,连中饭和晚饭都没有吃。而老人要来的西绦胡同,是他们家的旧址,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搬离了。
老人子女两次登门致谢
老人的一对儿女见到失去联系已经16个小时的老母亲后,对张师傅非常感激。周先生从口袋中掏出500元钱,硬要给张师傅,张师傅说什么也不收。于是周先生便拉着张师傅来到胡同口,说要看一看是哪个公司的出租车。到胡同口后,周先生把500元钱放在车头上扭头就走,说这不是感谢费,是老太太打车的车费。张师傅见无法推辞,便只好说那就只收15元的打车费,可周先生说这个车费是无法用计价器衡量的。推辞不过,张师傅只好将钱收了起来。
16日上午,周先生专程到新月公司,要找车队感谢张师傅。不巧的是张师傅所在分公司的经理和车队长都因有事外出。17日一大早,周先生又一次带着感谢信专程来到公司,找到了张师傅所在分公司的经理刘末,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一相告,公司也才知道了这件事。
周先生说,如果张师傅当时将老人放在胡同口而不是送到楼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但张师傅硬是在寒夜中陪着老人,这种热心助人、不为名利的高尚品质,作为家人无以为报,也值得他们全家和全社会学习。临走时,周先生又拿出1000元钱,请刘经理一定要转交给张师傅。刘经理说这是我们每个司机应该做的,感谢信我们留下,钱请周先生带回。可周先生就是不听,说不收就不离开公司。无奈,刘经理便只好将钱收了下来,通知张师傅来公司后,将感谢信和感谢金一并转交给了张师傅。
张立明师傅所在车队的车队长刘建告诉笔者,张师傅2010年12月到公司后,在运营中从未发生过违章、事故,也从未被顾客投诉过。这次能在寒夜中护送老太太寻家,在偶然中也有必然。公司正在出租司机中广泛开展出租服务质量专项治理活动,车队将号召所有出租车驾驶员向张立明师傅学习,将这种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传承下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