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书包,多神奇!竟然能当救生浮具,能做防潮垫和枕头,还能防火!”随着人群“啧啧”的称赞声,记者来到了这个“号称”具有八重保护功效的儿童安全书包摊位前。一位中年妇女正在看一个粉色书包,淡粉色的书包上绘有太阳、小公主,书包的上面有一灰白拉杆。“这书包这么好,我给闺女买一个!”
“安全书包、急救包、手绘T恤、手工艺品、小盆栽、字画……”北京市温暖基金会2014年的温暖义卖已于8月18日走进朝阳区百子湾苹果社区。义卖将持续到8月底。这次义卖由温暖基金会2014年购买的公益孵化项目共同参与,共有北京木兰花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通州区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北京一砖一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参与了义卖。
安全书包有八重功效
经过询问,记者得知这些安全书包来自斯福社区儿童安全服务中心,他们主要进学校和社区,做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今年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购买了他们“儿童安全亲子课堂”的服务项目,为期一年。
“从外观看,这个书包跟普通书包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它有八重功能呢。孩子如果掉水里了,抱着书包就不会沉下去,因为书包特殊的材质,决定它可以做救生浮具。把书包拆开就可以做防潮垫用。把中间的拉锁拉开,套孩子头上,由于书包两侧很坚硬,可以保护孩子不受冰雹、击打等意外的伤害。”守在摊前的麻艳蕾说,她也是斯福社区儿童安全服务中心的培训老师。
据麻艳蕾介绍,这个安全书包不会着火,上面有紧急照明灯,可用于黑天里的紧急照明。还有两个救生口哨,如果孩子在野外迷路了,可以帮助孩子自救。
记者在摊位前发现这种安全书包有大小两种型号,分别给幼儿和青少年两个年龄段的孩子用。
在安全书包的旁边,深色的急救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打开急救包,记者发现里面有创可贴、酒精消毒片、医用胶布、防晕贴、应急手电、指南针、口哨、安全别针等急救用品。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东西,去户外玩的时候,万一受伤、迷路了,这些小物品就派上大用场了!我们分大小两种型号,大的叫急救箱,小的叫急救包,根据型号的不同,里面装的物品也有差异。急救包和急救箱都卖得比较火。”麻艳蕾告诉记者。
流动儿童的童趣画作
“这是一个女子玩的房间,它(她)喜欢下棋、手工画画、看电影……”天蓝色的底子上,有这样一行红色字体,红色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字体下面画着太阳、绿草、花儿、船儿、石头等,内容异常丰富。稚嫩的画面五颜六色,充满了童真和童趣。几个过往的人仔细翻看着画儿,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这些画有200幅,都是社区里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画的。”北京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王春华说。
北京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这次共有布艺贴画、绘画、手绘T恤衫三样物品共300件参加了义卖。
“这些流动儿童很多有美术、音乐方面的爱好,但是他们交不起高额的学习费用,所以我们就在昌平区半截塔社区开设了‘艺术特长班’,每次都有20多个孩子来学习。我们这个特长班的老师都是志愿者,他们都有过美术或者音乐方面的专业学习经历。我们的培训在周末进行,都是免费的。”王春华说。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购买了北京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社区职工学习圈”项目,这次的布艺贴画、手绘T恤衫都是社区里的职工做的。
“我们针对职工的需求,在昌平区半截塔社区成立了布艺贴画学习圈、厨艺比拼学习圈、文学学习圈、广场舞学习圈等8个学习圈,每周服务职工500人次。”
文化杯上印有建筑工人
“你看这些手绘的文化杯多有意思,上面都是建筑工人工作的瞬间!”听到一个年轻女孩的念叨,记者转身来到了文化杯的摊位前,看到文化杯上印着建筑工人的图案,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跟自己的工友热情交流着……
“我们关注的对象是城市里的建筑工人,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城市的繁荣。而他们则终日生活在远离繁华的工地上,与砖为伍,与瓦为伴,为了给他们送去关爱,我们在房山某一建筑工地附近的村子里为他们建了活动室。”北京一砖一瓦文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辛婷婷说。
据辛婷婷介绍,活动室有30多平方米,建筑工人来这里可以看电影、看书,进行新闻分享,在活动室还可以学到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知识。今年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购买了北京一砖一瓦文化发展中心“安全文化行”和“寻找鲁班的身影”两个项目,辛婷婷是这两个项目的负责人。
“你看这些手绘T恤衫、文化杯、安全飞行棋都是以建筑工人的工作、生活、梦想、安全等为内容的。‘寻找鲁班的身影’项目要给100个建筑工人拍照,现在已经为50多名建筑工人拍了照。作为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特别需要关爱。”辛婷婷感慨地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