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多,天还有些黑,很多人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王伟已经开始洗漱了,今天她的飞行任务是北京——丽江——西双版纳以及全部返程航线。
“飞机起飞之后能做的只有操作程序了,起飞之前的工作反而更关键。”王伟告诉记者。飞机一旦起飞了,如果一个螺丝钉没有拧紧,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8点多的飞机,飞行员和乘务人员6点就开始准备了。
起飞之前
花一小时为飞行做准备
6点是规定的到岗时间。5点51分,机组车抵达了首航大厦,王伟走下机组车,拉着行李箱径直向准备室走去,经过安检之后,她鼓足劲对着酒精检测仪的测试口吹了一口气,酒精检测仪提示没有酒精成分之后,王伟继续向前走去……
来到准备室,王伟先领了今天起飞航班的资料包,里面装着今天执飞航班的航线图、天气说明等详实的飞行资料。王伟认真研究天气通告及飞行资料的内容,把当天的天气情况和航线记了一遍,并填写机组准备卡。之后,航医就过来为机组人员检查身体了,飞行员的身体状况是安全飞行的保障。航医仔细地为每一位机组人员检查了身体,确定身体符合飞行条件之后,郑重地签下了名字,于是王伟和机组人员就可以准飞了。
6点15分,经过所有机组人员对飞行过程中各个细节讨论之后,飞前准备会就结束了,机组人员离开准备室,准备进场了——停机坪。
经过一道道的检查,王伟终于来到了她的老伙计——飞机的身边,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为飞机做体检。按规定飞机起飞前60分钟飞行员必须上机着手繁复的检查准备工作。6点36分,王伟动作熟练地完成驾驶室的基本检查,就开始检查机身的情况。只见她麻利地穿上警示装备,拿上检查单,走出机舱,对着检查项目仔细察看,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与硕大的飞机相比,王伟娇小的身材显得渺小,但她却是能驾驭飞机的主任,在飞机面前,她没有半点的犹豫,娴熟的动作中透出坚定的自信。
6点53分,完成了对飞机的内外部检查,并为飞机加好了油,王伟打开乘客通道舱门,准备迎接乘客上机……乘务员们招呼旅客就座,王伟也在飞机驾驶舱作为今天的副驾驶开始了与机长的交叉检查,输入并确认飞行计划。
7点10分,拿到舱单,确认人员数量及舱食信息无误后,戴上耳机,向机场管制员询问可否离场。
飞上蓝天
在按钮包围中从容操作
8点10分,飞机准时起飞了。“其实我们才是靠天吃饭的人。”王伟笑着跟记者开玩笑。云层之上,远离地面,看似晴空万里但要时刻小心,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起飞的瞬间,王伟总是特别的小心,因为有太多的按钮需要操作,“眼睛也总是感觉不够用”,在这个小小的驾驶舱内,王伟的头顶有按钮,脚下有踩着的按钮,前后左右全是密密麻麻的“小疙瘩”,“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按钮,但我必须知道每一个按钮的作用。”王伟说。
飞机正常飞行以后,飞机就进入了自动飞行模式。“很多不了解的人就觉得,那多轻松呀!其实一点也不轻松,谁也不知道前方会遇到什么情况。”王伟的双眼一直紧盯着飞行状态,及时调整着飞行数据。在王伟印象中,始终有一件事情深深刻在她的脑海中。
那是王伟在美国学习飞行技术的事。王伟正在空中练习飞行技术,突然飞机的一个发动机停止了工作,“当时我就有点慌了,学过的知识迅速在脑中闪过……”王伟告诉记者。“尽管现在的飞机越来越先进,但是要记住的东西太多了,出现每一个故障都有一整套完整的操作方法,所以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操作来挽救,这对飞行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像我们的各种飞行指南手册加起来就有一米多高。”王伟笑着说。这一米多高的飞行手册并不是束之高阁的书,而是要时刻装在她的脑子里,关键时刻能随时拿出来用的。那次考验事件最终也被王伟熟练准确的操控化险为夷。
降落之后
21点之后在夜幕中回家
经过3小时的平稳飞行,中午11点10分首都航空的航班抵达丽江三义机场,阳光热烈到刺眼,王伟拿着检查单下机,戴上了墨镜,整个人也从甜美变成了帅酷的风格。王伟说:“我们飞行员都会时刻备着一副墨镜,这可不是为了耍酷,是为了抵挡阳光安全驾驶。”经过1个多小时的清洁准备及检查,中午12点30,王伟也准备再次进入工作状态,执行飞行丽江——西双版纳航段。
21点25分,飞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旅客下机后全体机组成员需要对今天的飞行进行讲评。等一切工作结束之后,王伟坐上机组车返回首都航空基地送回今天的飞行资料,然后在夜幕中匆匆地回家……王伟又一次完成了完美的飞行。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