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暑期为职工献上文艺盛宴

2014-08-04 作者:余翠平 文/摄 来源:劳动午报

专注的神情、沙沙的铅笔声……近日,记者走进北京职工书画协会举办的素描基础班,这个素描班设置在北京职工服务中心后面的大厅里。

  撑起的雪白画板前,职工边看石膏像,边认真画着。间或有老师走过来,小声耳语指导一番,接受指导的学员便擦去一部分重新画起来。而画好石膏像的学员则左右端详,看到有不完美处,马上改动。终于看到没什么可改的时候,看着画好的作品,几名学员相视一笑,脸上满是自豪之情。

  “这是我们第一期素描基础班,我们素描基础班第二期将于9月开班。职工持京卡在12351网站上报名后,就可以来上课了。这次共来了15名职工。同样的素描基础班,可能在市面上得花很多钱,我们这次每个人只交了500元的材料费。”北京职工书画协会秘书长郝建中告诉记者。

  这期素描基础班于7月5日开班,每周六全天上课,共18个课时,8月2日就结班了。

职工画好第一张石膏像

  “恩,终于画好了!”张环宇拿着画好的第一张石膏像,十分兴奋地看来看去。记者循声望去,白色的画板上,一个高鼻梁、深眼眶、脸颊有些塌陷的人头像跃然于纸上。跟临摹用的石膏头像比了下,发现有七八分相像。

  今年32岁的张环宇来自北京市总工会办公室,她对画画很感兴趣。小学三年级学过10天,高二学过1个月,这些就是她全部的绘画经历。“这么多年一直是门外汉,这次素描基础班,终于让我入门了!”她兴奋地告诉记者。

  “没来参加这个基础班之前,我对人物画像的看法就是,像了就是好的。听了老师讲课后,我才明白,评价一幅画的好坏,不能单从像不像来看,要从气韵、运笔、结构等整体上去欣赏。毕竟绘画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学会了怎样欣赏一幅画作,张环宇在选择摹本的时候就胸有成竹了,“懂了如何欣赏,才知道绘画该追求怎样的艺术境界。”

  不懂得画画门道的她常常买来素描成品照着临摹,但水平一直没有提高,而且画着画着,就索然无味了。

  “来这里听了老师的课,我明白了,看着素描成品画画,只是从平面到平面,不需要经过三维到二维的转变,久了就失去了表现生活的写生能力。艺术脱离了生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入门了,不过需要大量的练习。”在画素描时,刚开始张环宇结构没找准,就开始找明暗关系,常常是把眼睛画好了,画鼻子时发现有点歪,还得重新找结构。

  “所以后来画石膏像时,老师告诉我要先定位,头、脖子、底座在纸上找好位置,这样即使后面画的不好,也不会有大的修改,只在细处修改就行了。”

  在老师的指导下,张环宇画了三天半,修改了无数次,终于完成了第一幅素描作品。

  “你看,在画脸的时候,要定好几个重要部位,像眉弓、鼻底、嘴的中线、下巴等。然后在画头、脸颊、鼻梁、嘴唇、下巴时,要把每部分当成面来处理。”张环宇边指着她的素描作品,边向记者解释她的成画过程。

半数以上是零基础职工

  “我学了10多年的国画,但没学过素描,这次终于补上了这一课,感觉很不错。”在民革北京市委机关工作的李利民开心地说。

  “中国传统绘画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三大块,其中人物画是比较难的,它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技巧。我们这次开班,一是满足职工爱好人物绘画的需求,另外,也是希望提高职工在人物画方面的基础。”郝建中告诉记者。

  这次来参加素描基础班的职工,一半以上都是零基础。素描基础班共有四名老师来教,他们全是专门从事绘画创作的画家,几乎就是手把手地教。

  李利民说,老师讲得很透彻,从构图、下笔到如何整体把握、抓住重点都讲得深入浅出,一下子就能让她找到具体操作方法。“比如老师说在画画时要先把握形体、再抠细节;找形时笔要轻,这样修改起来方便;画画时要先整体,再局部,再整体,再局部,某部分过于突出时要适当调整。寥寥几语,就让我找到了画画的方法,虽然时间短,但是我进步很快。”

  “如何把立体的物象在平面上表现出来,而且要体现出立体感、空间感,都是需要一定专业技巧的。素描需要眼、手的高度配合,学员要有对物体准确的理解力。”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纪清远边指导一名学生,边告诉记者。

  纪清远说,要把三维在平面上表现出来,首先学员要明白三维是怎么形成的:一个主光源照上来,形成明暗面。学员要把光和影的明暗关系准确表现在纸上。对这些没基础的职工来说,掌握基本的入门技巧,很重要。“让我很欣慰的是,他们学得很认真,虽然零基础的多,但是他们对绘画充满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职业画家也来学习素描

  在现场,记者发现素描基础班里竟然有职业画家。今年35岁的邹荃是一名画家,清华美院毕业。让记者吃惊的是,作为一名职业画家,她竟然也是这次素描基础班上的学生。

  “我觉得很多人对素描认识有偏差,他们觉得素描是绘画的初级阶段,是初学绘画的人才需要学习的。其实不是,我经常要搞创作,我越来越觉得,素描练习是应该伴随一生的。”

  邹荃学的是设计,现在主要进行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只有根基扎实,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这跟盖大楼要先打好根基是一个道理。”

  邹荃说,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很急功近利,急于创作,对基本功往往不重视。“我在这里学素描,跟老师学到最多的就是,他们在绘画上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了,可还是那么重视基本功的练习。所以我觉得,艺术家要想走得更远,一定要把基本功练扎实了。”

  素描基础班马上要结课了,学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张环宇说,老师都是专业画家,他们在教课的时候是那么耐心,丝毫没有因为学生是零水平就降低要求。老师谦逊、温和的态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班没有那么浓的功利氛围,大家都爱好绘画。老师根据每个人的基础,给予有个性的辅导,气氛很轻松,这让我很享受整个素描课的过程。”邹荃说。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