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对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坚决打击
2017-03-15 作者: 周美玉
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等相关负责人就“质量提升”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支树平表示,对一些产品生产集中、假冒伪劣又多的重点地区实行区域整治,对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坚决打击,毫不留情。
坚决打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支树平表示,质量提升行动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专门部署,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比如国务院先后印发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计量发展规划》、《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而且将“质量强国”写入“十三五”规划,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抓10类重点消费品质量提升,合格率提升了5.2个百分点。大家关心的电商产品质量,去年也提升了11个百分点。今年再抓10类大家关注的消费品来提升质量,打好组合拳,充分运用各种质量方法手段提升质量。”支树平说。
他表示,对一些产品生产集中、假冒伪劣又多的重点地区实行区域整治,甚至搞集中整治、挂牌督办。比如某个地方生产的某类产品比较多,但假冒伪劣的多或者质量不高,就要挂牌整治。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约谈当地的负责人,或者亮黄牌、曝光。
“对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更是坚决打击,毫不留情,抓好质量整治和专门治理。”支树平说。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在提升
作为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不止一次说过,对中国的质量状况有喜有忧。在本次记者会上,他说中国在质量上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也有不小的差距。
比如各地普遍开展了“质量强省、强市、强区”的活动,各个部门也都重视质量,每年9月有一个“质量月”,现在有42个部门和国家质检总局一起作为“质量月”的主办单位。
支树平提到,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在提升,工程质量不断好转,环境质量在改善之中,在进行的服务业质量测评中,重点服务领域顾客满意度保持在“比较满意”的水平。
绝不能让假冒伪劣在网络上大行其道
在回应网购与海淘产品质量问题时,支树平介绍,质检总局正在将网购作为重点,监管和服务两手抓以保证网购产品的健康发展。目前有专门机构正在制定标准,形成利用标准来建立体系。同时针对网购电子产品,让网购服务商与电子信息产品数据库对接,交换数据与证书多达102万项。在管理方面,主要以帮扶的形式,帮助电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与品质控制体系,提高质检能力。质检总局还在加强严格监管,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管理风险监控中心,对于海淘也建立了专门的监测中心,展开风险监测、网上侦测、源头追溯、属地追查、信用管理。通过神秘买家进行追查,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支树平披露,去年抽查了2122批不合格线上产品,合格率69%,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治与下架。
对于海淘方面,质检总局尊重消费者购买海外产品的选择。对于跨境电商的监管,支树平表示重点放在属性,对于个人自用物品主要进行检疫,对于质量原则上讲由个人负责。目前正属于过渡期,至于过渡期后如何开展尚在调研。质检总局也未放松监管,目前重心主要在风险监测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提示。支树平披露,抽查到的跨境电商的不合格率约为4.6%。
支树平强调,质量是电商发展的生命线,绝不能让假冒伪劣在网络上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