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三地已建充电桩超1万根
本报综合消息 昨天上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在京沪高速马驹桥服务区召开京津冀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启动会,并签署了《京津冀新能源小客车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据了解,今年,京津冀区域内将率先完成四条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形成联通北京、天津及河北主要城市,平均服务间距不超过50公里的充电设施服务走廊。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高朋介绍了京津冀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的总体情况。他表示,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行动》(国发〔2013〕37号)及《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京津冀三地达成了充电设施协同建设的合作共识,协商制定了这份《计划》。
根据京津冀三地发改委公布的数据统计,目前三地共建成充电桩超过1万根。 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约1.8万辆,累计建成了超过8300根充电桩及5座换电场站,单日最大服务能力超过7万车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充电设施建设水平与规模处于全国前列。今年,北京将力争新建2000根公用充电设施,形成六环范围内平均服务半径为5公里的公用充电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