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底,本市实施《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满半年。9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在3月至8月的专项执法周中,各区县环保部门共检查各类污染源单位8000余家次、市级环保部门共检查1000余家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单位615家,处罚金额1300余万元,同比增2倍多,98.5%的企业属中小企业。
自3月1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以来,市环保部门除日常检查外,每月集中开展大气专项执法周行动。截至8月,全市环保部门重点对燃煤锅炉、防水卷材、家具制造、汽车制造、餐饮、汽修、化工、铸锻、服务业清洁能源改造、常年运行锅炉等行业进行了检查,共检查了8000多家污染源单位,立案处罚615家环境违法企业,处罚金额累计超过1300万元。
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大的单位,是重点监控对象,其中包括80多家国家重点监控单位(国控)以及400多家市级重点监控单位(市控)。但重点监控单位的违法情况相对较少,只有9家市控单位在违法名单上。餐饮、住宿、洗浴等服务行业的违法企业最多,达230余家,占比33%。
“环境违法多集中在中小企业,违法企业达606家,占比达98.5%。”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的排放虽然相对较小,但聚少成多,污染总量不容忽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