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咋成了“玻璃路”?
2014-09-19 作者:李英锋 来源:劳动午报
9月15日晚河南郑州市中原路西三环立交桥下塌陷,已初步认定是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责任。随后,郑州市监察局将介入调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今年4月份以来,郑州市西三环的路面至少发生13起塌陷事故。(9月17日《河南商报》)
有一种病叫“玻璃人症”,又称“脆骨症”,患者因先天体质的原因,容易频繁受伤,而伤愈后又很容易旧伤复发。轻微的碰撞,也会造成严重的骨折或出血。而郑州市西三环路近半年来连续塌陷13次,非常脆弱,频繁受伤,完全符合“脆骨症”的特征,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玻璃路”。
其实,从今年4月份郑州市西三环路第一次塌陷开始,媒体就介入报道,有关部门就付诸了行动,政府的迅速反应获得了民众的认可。可是,令人无奈的是,政府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玻璃路”的健康稳定,即便在9月13日的座谈会上,正在中原路西三环处施工的中原环保的工作人员还信誓旦旦地汇报说,对该路段已进行排查,没有发现问题。可仅仅在座谈会结束两天后的9月15日,西三环路面就出现两次塌陷,彰显了“玻璃路”的病症顽固性。
我们希望,当地能尽快找到“玻璃路”的病根,并对症下药,让每一条市政路都成为健康路、安全路、放心路,从而填平民众心中信任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