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消除就业花样歧视还得靠落实法律

2017-06-06 作者:方小川

 
  对就业歧视,有些可以通过政策和法律的完善和执行化解,有些需要通过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观念变化来化解。希望规则制订者和执行者能多多用心,消除不合理的就业歧视,反思有多少是政策和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有多少是执法不够严格造成的,尽可能积极地找出应对举措,让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来自100余所高校的60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7%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时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这些不公平待遇包括,女生易遭遇性别歧视;一些单位只招聘985、211;户籍、家乡甚至属相、星座等也成被拒因素。(6月5日《中国青年报》)
  就业歧视,久已存在,只是在就业压力有增大趋势的当下,花样越来越多,似乎有了变本加厉之势,这就相当不正常,需要加以重视。试想,连星座、属相、信中医、开大众都成为拒绝聘用的理由,可见就业歧视有多严重。
  不过,就业歧视花样越多,治理办法也得跟上,光靠舆论谴责,并不起多大作用。根本上来讲,还得依靠相关部门落实法律,完善制度,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首先,要严格执法,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比如,对一些企业、甚至公务机构存在的“本地户籍优先”、“仅招收当地户籍或附近地区的毕业生”等行为,要严格执法,坚决杜绝。公务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带头严格遵守相关法规,避免此类歧视行为。现实中,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机构在用人时,不仅存在萝卜招聘,还存在只招本地人员或内部子弟的做法,并以此来解决内部子弟就业或本地区人员就业。为此,除了执法,还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革除将就业、福利等与户籍挂钩的弊病,实现公平就业。
  其次,完善政策和制度,消除歧视。比如性别歧视的根源,无非是女性有生理期,有生育期,体力、精力比男性弱,要治理此类歧视,就得辅之以落实妇女保护的政策,对于录用女性就业者,给予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让用人单位不因招聘妇女而遭遇经济损失。
  其三,提高劳动者地位,让企业等用人单位不敢任性招聘。一些奇葩就业歧视,比如星座、属相等成为被拒理由,根源在于劳动者相对企业的弱势地位,如果劳动者权利保障到位,此类行为根本不可能出现。
  总之,对就业歧视,有些可以通过政策和法律的完善和执行化解,有些需要通过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观念变化来化解。希望规则制订者和执行者能多多用心,消除不合理的就业歧视,反思有多少是政策和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有多少是执法不够严格造成的,尽可能积极地找出应对举措,让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公正。这是大众的期望。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