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工智能我们应如何应对
2017-03-22 作者:许庆惠
3月19日,长沙,由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驾驶人培训教学机器人在湖南省驾培行业服役。今后学车,您将能获得更智能化的教学体验。据悉,机器人教学大规模进入驾培行业在全国尚属首次,湖南省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做到驾驶人培训、考试全智能化。(3月21日《工人日报》)
自打汽车出现的100多年来,学习驾驶技术无外乎两种方式,早年间,想拿车本儿,就得跟着一位师傅学,等学的差不多了,再到车管所参加考试。没个一年半载的,拿不到车本。后来,有了驾校。就到驾校学,一个教练带上若干个学员,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通过规定的学时和学习科目后,参加考试,合格后拿到车本。
今天,我国第一个机器人教练出现了,从驾车培训到考试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打破了传统的学车方式方法。今后学车,有可能你的身边没有教练,而只是一位机器人,它会向你发送各种指令,纠正你的驾驶错误,对你的驾驶行为进行评判。
如今,各种人工智能蜂拥而至,正在快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从穿戴设备、智能汽车到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等。面对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呐?首先,应对人工智能持欢迎态度。因为人工智能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解放人类劳动,将人类从低效率等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学习驾驶技术为例,以前都是凭教练对学员的驾驶动作是否准确到位做出判断和指导,而每一位教练的水准参差不齐,表达的准确度也大不一样,这样就会使学员的学习遇到困难。而机器人教练,则是通过各种数据的传输和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指导;其次,要加强学习,以适应人工智能的日益普及的发展趋势。在现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人工智能有更多的了解,跟上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