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警察”让环保执法长上“牙齿”
2017-01-16 作者:汪昌莲
优美洁净的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的市民素质,更需要严格的管理。成立“环保警察”队伍,让人们看到了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的希望,“环保警察”应真正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神”。
2017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北京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做了详细部署。为治理空气污染,今年全年将压减燃煤30%,清理整治2570家“散乱污”企业,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增加环保执法编制,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惩处偷排超排行为。(1月15日《北京晨报》)
优美洁净的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的市民素质,更需要严格的管理。经常听说环保执法难、难执法的事情,有时甚至出现暴力抗法的现象。特别是对企业违法排污的整治,环保部门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导致环境污染越整治越严重。比如,北京持续出现重污染天气,与企业非法排污有关,同时也表明环保执法陷入困境。可见,北京将率先组建专门的“环保警察”队伍,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值得期待。
近年来,以空气恶化和水域破坏为重要标志的环境污染现状,饱受公众诟病。过去,在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利益的搏弈中,环保部门屡屡败下阵来。由于缺少让企业“不敢非法排污”的处罚措施,导致环境执法硬不起来。同时,最高20万元的罚单,对于一些污染企业来说,等于是隔靴搔痒,难以使其“痛改前非”。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默许,俨然成了企业大肆制造环境污染的“尚方宝剑”。如此语境下,生态文明保护还有什么制度和法律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和安全往何处安放?
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能以牺牲环保为代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不仅让环保执法更具震慑力,而且提高了污染企业的违法成本。特别是,新环保法,祭出了“按日处罚”等刚性执法手段,为环境执法提供了一把“利剑”。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没有利用好手中的这把“利剑”,导致环境污染现象有禁无止。鉴于此,北京将组建“环保警察”队伍,目的就是让环保执法长出“牙齿”,既要“咬”住污染企业,也要“咬”掉失责官员。
可见,成立“环保警察”队伍,让人们看到了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的希望,“环保警察”应真正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神”。首先,应使“环保警察”队伍拥有较强的战斗力和较高的整体素质;同时,应赋予“环保警察”队伍独立执法权,在执法过程中,“环保警察”只观察环境污染的“天色”,不看“脸色”;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摒弃“唯GDP是举”的偏执政绩观,遏制权大于法的利益冲动,真正敬法护法,支持“环保警察”狠治企业非法排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