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地”是破解停车难的一剂良方
2016-12-28 作者:许庆惠
“谁也不想每天因为一个车位和邻居吵架生气不是?”居住在车辇店胡同居民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老旧社区、胡同居民的心声。今年,为了缓解停车难,一座座立体停车场逐步在胡同、老旧小区、景区周边出现。记者调查发现,占地小、容量却更大的立体停车场的确使停车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由于尚处建设初期,既有车位仍未能完全满足居民停车需求。调查中让人意外的是,一些较早建设立体停车场的胡同多年来保持停车位低价,反倒是出现了停车乱象“反弹”的情况。(12月27日《北京晨报》)
多年来,北京的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的车主,特别是居住在老旧小区和胡同的人们。由于历史原因,老旧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到停放汽车的问题。因为几十年前,还没有私家车的概念。胡同里就更甭说了,北京的胡同多是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物,停汽车就更难了。老旧小区和胡同的地面,甭管怎么挖潜,怎么见缝插针地施划停车位,也都只能是杯水车薪。
所以,“上天入地”就成了解决老旧小区和胡同停车难的一剂良方。首先,立体停车场具有占地面积小,停放车辆多的优点,这对于老旧小区和胡同来讲,非常适合,可以大大缓解居民停车的需求。100平方米的面积可以停放70辆车,且操作方便。其次,立体停车场大多设有充电桩,可以为新能源车充电。这对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降低大气污染都有益处。再次,可以改善老旧小区的环境,杜绝乱停车、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减少了邻里之间因为争车位而产生的纠纷。
建立立体停车场虽然是件好事,但也存在着投资大、维护成本高、费用相对较高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居民一起想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