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玩意儿不能丢
2016-12-07 作者:许庆惠
12月5日,一场主题为“重温老北京故事,走进新十渡生活”的活动在北京十渡拉开序幕。吃冰糖葫芦、赏年画、看魔术戏法、品尝王致和腐乳菜这些给北京民众留下过美好记忆的北京老玩意儿,再度走进民众的视野。(12月6日中新网)
现在,人们觉得过春节没有过去的热闹劲了。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现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不但吃喝不愁,还老想着怎么多吃点素的,少吃点鱼肉。不像过去,一家人一个月就只有凭副食本才能买到的几斤肉,平时“胃亏肉”,过节就能吃上几顿红烧肉和大肉丸的饺子。二是现在人们大都住在独立的单元房内,屋里头铺的不是木地板就是地毯,亲戚朋友怕把人家地板给弄脏了,或者嫌一进屋就得换鞋。所以,就懒得串门儿了。三是现代人们之间的交往都现代化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从呼机到短信再到现在的微信,随时随地可以联络。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虚拟化、数字化,从而缺少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沟通。
回看北京老玩意儿,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沉淀。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传承性。几十年、几百年循环往复,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几十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共同参与,大家其乐融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认识和接受传统中塑造和完善自我,其教化功能不可低估。
所以,为了使北京老玩意儿代代相传,永不消失,就应该多举办像“重温北京老故事,走进新十渡生活”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青年人接触北京老玩意儿,喜欢北京老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