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为何学生缺乏谣言鉴别能力?

2016-06-03 作者:木须虫 来源:劳动午报

  在近日北京市科协与市网信办组织召开的新闻评议会上,市科协信息中心主任张晓芸发布《北京市青少年科学认知水平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有待提高,抗谣性较低,超过九成的受调查学生缺乏对谣言的鉴别能力。(6月2日《北京青年报》)
  谣言之所以能够惑众,与信息所表述的东西似是而非分不开,既考验科学素养,也考验受众心理。当下,很多的成年人都没有足够的谣言鉴别能力,正在成长之中的青少年,无论是见识还是对信息的信任心理,都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别,一定程度缺乏鉴别能力在情理之中,然而调查显示,面对热门谣言,98%的受调查学生缺乏科学鉴别能力,这样的结果的确值得思考。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超过九成学生缺乏谣言鉴别能力,其实也印证了“智育”水平的偏差。对此,报告指出,中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对科学兴趣和认识都有待提高,说通俗一点即是科普没有做到位。的确,这不能不说是当下教育的痼疾,应试教育由来已久,教育“无营养”的诟病由来已久,科学教育严重缺失。
  提高中小学生鉴别谣言的能力,除了将科学教育纳入到教育的版图中,提高孩子普遍的科学素养之外,根本上还须让教育的理念回归到育人上来,使教育的过程富于启迪智慧。
  □木须虫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