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打击“血贩子”须求根治本

2016-04-26 作者:徐剑锋 来源:劳动午报

  春节以来,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河南等多个地区的医院出现血荒。就在各地缺血的背景下,一些“血贩子”却瞄准了法律法规的漏洞,把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血液当成商品出售。在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记者经过半多月的暗访调查,摸清了一条由“血贩子”操纵的买血卖血的利益链条。(4月26日齐鲁网)
  “血贩子”之所以如鱼得水,根源在于“血荒”的蔓延。治理“血贩子”,面上的功夫固然要做,点上的监管也要加强,但如果不能釜底抽薪解决“血荒”问题,“血贩子”断然不会日渐消弥。现代社会里,我们并不缺乏爱心,以满腔热血去挽救宝贵生命的善举屡见不鲜。但要持久地激活献血动力,还在于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机制的健康运行。这个问题有两个指向:一方面,“献血简单,用血繁琐”每每为人诟病;另一方面,采血用血机制不够透明,普遍缺乏公信力和认同感。一项民调显示,83.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献血是因为制度不透明,担心献血被牟利。
  破解“血荒”,除了对无偿献血政策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外,更重要的是有效保障献血者的权益。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使血液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最大限度地重建信任。再者,还应不断强化献血者的权利保护和福利保障,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让无偿献血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能使更多爱心人士自愿成为献血“英雄”。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