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莫让“平安果”变成“奢靡果”

2015-12-23 作者:刘昌海

  圣诞将至元旦临近,商家纷纷打出“年终庆”等聚拢人气。而本周,最红火的要数圣诞礼品市场,圣诞树、圣诞帽、平安果旺销,而冠以“平安果”的苹果身价翻倍,其中国产苹果最贵50元一只,进口“世界一号”120元一只。(12月22日《现代快报》)
  对于所谓的西风东渐,洋节“入侵”,本人并不反对。老百姓为了图个吉利,像平安夜送“平安果”这样将洋节日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我们也大可一笑置之。
  不过,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弄几张彩纸包装一下,摇身一变就卖到50元甚至120元一只,这就有点说不过去。过节当然可以消费,但节俭的风气也不能丢,价格的规律还得遵守。平安夜,不能变成一场商家乱涨价、消费者乱花钱的狂欢。
  “平安果”不能变成“奢靡果”,我们应该理性消费。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如果想送人,完全可以买些彩纸“DIY”一个。而工商、物价等部门,也应该对一些坐地涨价的商家进行必要的干预。虽然《价格法》规定商品的价格可以由经营者自主制定,但同样也规定了定价要“公平”不是!一个几块钱的苹果包上彩纸就涨了十倍,这显然不公平。
  挣钱不容易,就算咱手里有了钱,也不能当冤大头。不吃“平安果”,不送“平安果”,不买“平安果”,天塌不下来。否则,你花一百多块买走个烂苹果,很可能你多花了钱,还有人指着你的后背说,看!败家子!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