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出“组合拳” 方能化解“执行难”
2015-11-15 作者:李红军 来源:劳动午报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山东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自2013年至今已公布14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已累计公布1.88万余个“老赖”信息。迫于信用压力和执行威慑,部分“老赖”履行义务,执结标的总额1.7亿余元。(11月15日新华网)
面对“老赖”的赖账行径,人们似乎总是束手无策。有些“老赖”一旦赖起账来,那绝对称得上是蛮不讲理,像什么“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有些被申请执行人开着名车,出入五星级酒店,但就是不还钱,简直成了泼皮无赖,堪称名副其实的“牛二”。
其实,面对“老赖们”的无耻行径,办法总是有的,因为就当下社会环境而言,“老赖们”并非身处世外桃源,他们也必须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我们的法院在这些方面进行“设卡”,祭出“组合拳”,比如将“老赖们”的失信信息发往银行、工商、房地产交易中心、车辆管理等单位或部门,同时寄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等,使失信被执行人在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守重评比、资质认定等方面处处受阻,干啥事都“困难重重”,“老赖们”失掉了面子不说,还会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意。如此,定能产生巨大的法律震慑力。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赖账经济。试想,当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老赖”的时候,我们的市场经济还能正常进行吗?国与国之间要讲信誉,同样,人与人之间更要讲信誉。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的“执行威慑组合拳”,是对“老赖们”的当头棒喝,是对市场经济的有效维护。化解“执行难”惟有“组合拳”。 □ 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