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青少年暴力事件是社会之痛

2015-08-24

  淮安涟水县12岁女孩小丽(化名)被同村一名15岁的男孩暴力伤害,全身被烧伤,生命垂危。昨天《现代快报》报道此事后,引起读者和网友广泛关注,不少人希望给小丽提供帮助。为此,《现代快报》联合新浪江苏推出了微公益捐款救助项目,到今天0点,已有3000多名网友共捐款106680元。(8月23日《现代快报》)
  青少年暴力是社会中常见的一种暴力形式,但很多地方却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近来一些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往往发生在农村,施暴少年与被殴少年又大多出自留守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由于学校教育的缺失,法治观念的淡泊,家庭监护的不足,农村的“问题少年”们常常按照自然年龄分层,因生理成长的强弱,成为伤害者与被伤害者。
  引发青少年暴力的诱因是多方面的,纵观每一起青少年暴力事件,施诸暴力的原因无非都是一些琐屑小事,解决之道却是“暴力至上”。青少年暴力事件频发,归根到底,还是社会本身的问题。社会不良风气误导了少年,社会积存下来的负面影响也误导了学校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向,误导了孩子家长的教育模式与价值理念,社会教育的失败、所属群体被边缘化,最终导致这些问题少年的社会价值观被扭曲。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对留守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法律观念的教育,是不是要反思?如是,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些暴戾和乖张,凶残暴力就会大大减少,我们生存的环境也会少些潜在的危险。
  □王恩奎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