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在歌声里怀念一位老人

2016-02-19 作者: 来源:

  马振涛 文/图
  冬日的傍晚,走过那条小巷抄近路回家,听到飘出来了一段熟悉的旋律:“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不用想,那就是著名词作家阎肃先生创作的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这首脍炙人口的歌,听起来依然是那么打动我的心弦,屈指算来,已经整整陪伴了我二十多个年头。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日子里,这首充满浓郁拼搏气息、鼓舞士气的《敢问路在何方》,只听一遍我就学会了。自到公交工作起,我一直利用休息时间上夜校自考班。为了能节省一百多块钱的单科自考费,即使到了星期天,也很少走亲访友逛公园。每天抱着厚厚的《政治经济学》、《逻辑数学》、《大学语文》狂啃,有时也觉得无聊。坐在略带寒意的矮墙前,总是会不经意地抬头寻找那路到底在何方。
  业余求学,每每困累的时候,总是很享受这首歌词的意境,我喜欢把歌词中“一番番春秋冬夏,你尝尝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一句,换唱成“一番番春秋冬夏,尝尽了酸甜苦辣,自考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使之成为一种等待、或是内心守望的祈祷。
  我常不经意间张望夜校墙上那个小小的公示栏,而那张盖了自考戳的黑白榜单,常常会在我等待的日子里,心有灵犀般地出现在教室侧墙的窗栅栏后面。每当我的名字出现在序列里,总让我在整个冬季里倍感温暖。
  一首好歌可以陪伴我们一生,并帮助我们记忆起流逝的日子。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感受过,我们才会知道珍惜今天的拥有。阎肃先生《敢问路在何方》这首名曲在短短的五段歌词里,几句简单的叙说,深切地表达了作者的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直击我们内心的情感软肋。是的,每个好的未来,要靠从现在做起。遥远的地方,要靠从现在这条路走起。直指人心的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把这种励志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和鲁迅先生那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冬天,阎肃先生悄然走了,他一生共谱写了《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 等1000余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在这个流淌着寒意的季节里,再一次听到这首饱含着正能量的《敢问路在何方》,让它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再一次陪伴我、温暖我,并深深地怀念这一位创作了它的德艺双馨的正直老人,更使我的内心一直能够保持对生活的激情和希望。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