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关注 > 正文

特别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会组织不能缺位”

2017-03-02 作者:边磊 来源:劳动午报

 
  2015年7月24日,北京市与河北省启动互派干部挂职工作。在当时北京市选派的10名局级干部、78名处级干部、12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李健是唯一一名从事工会工作的干部。一年时间,李健迅速熟悉了当地工作,并推动促进了廊坊市总工会与北京工会工作的学习交流。
 
  21分钟 北京——廊坊
 
  坐上7点35分的高铁,21分钟后,李健就到了廊坊。出站走上十几分钟,在8点半之前,他已到了廊坊市总工会的办公室。2015年7月24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任副主席的李健,被选派到廊坊市总工会任党组成员、副主席。在这之后的一年多,每一到两周,李健都会行走在这条路线上。
 
  与其他选派的挂职干部一样,李健经历了电话通知、领导亲自谈话、行前动员会等一系列正式程序,然后收拾行囊赴任。
 
  对李健来说,这是他首次离开从出生到工作四十年的家乡,来到他乡一展长才的机遇。能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一员,他深感责任与使命。
 
  李健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出生在东城区,幼儿园在西城区,成长于原宣武区,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读书,工作在原崇文区。2010年东城与崇文两区合并后,又回到东城区工作。2014年,开始做工会工作。
 
  这样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为京冀工会互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找准着眼点 跳出工会看工会
 
  对于廊坊,李健是陌生的。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了解当地情况。调研开会、走访基层,小半年的时间,李健在熟悉工作,职工和基层工会的问题、需求,一一记下。
 
  廊坊市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所辖10个县(市、区)全部与京津接壤。在河北省经济总量的排行中,廊坊市排在前三名。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廊坊市总工会也在以“改革创新年”活动为契机,全力落实河北省总十二届三次全委会“大事做到位,善事做精准,要事做规范,有影响的事做成品牌”的要求。李健正赶上了改革创新年。
 
  事实上,在这次干部互派中,重点主要聚焦在交通、环保、规划等部门,工会并不是最重要的部门。“当时我想,怎么在工会工作中找准角色,体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并未被划入重点,但李健仍以高标准演绎工会角色,“两地的工作节奏、方法肯定有不同的地方,我要做的就是跳出工会看工会,找到工作的着眼点。”
 
  在近些年经济蓬勃发展的廊坊市,职工数量不断上涨。工会正努力在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职工、促进和谐方面发挥作用,而北京方面恰好有经验。组织廊坊市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来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参观学习职工普惠工作,是李健联通两地做的第一件事。
 
  2016年3月1日,廊坊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泰山一行13人,就推进职工普惠和创业工作来北京学习交流。什么是三级服务体系、京卡·互助服务卡有哪些功能、12351职工服务热线及职工服务网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基层工会服务站运行情况如何……一天的时间,廊坊市总工会的人员大量了解了北京市和东城区的工会工作特色。
 
  借鉴首都经验 组织交流学习
 
  2016年8月15日,李健结束了一年多的挂职工作,离开廊坊回到北京。这一天,由他主抓的廊坊市总工会手机APP“廊坊掌上工会”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正式上线运行。
 
  挂职期间,李健主要负责协同发展和协助主要领导抓改革创新,网络化建设以及法律服务等工作。
 
  “咱们想对会员实行医疗普惠服务,想学习借鉴一下首都的经验。”廊坊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泰山向李健提出了要求。
 
  于是就有了2016年4月14日,廊坊市总工会一行9人来到北京门头沟考察职工持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免费挂号就医项目的交流。面对面交流职工持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免费挂号就医的相关细节问题、在门头沟区医院挂号室实地考察……这种实地的交流,让双方相互学习借鉴了实施精准帮扶、全面推行普惠制服务的好做法、好经验。
 
  “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会组织不能缺位。”李健说。
 
  一年时间,李健一共促成了4次廊坊市总工会及所属基层工会赴北京各级工会,就三级服务体系、工会会员普惠、工资集体协商等工作的考察交流。并且邀请全国优秀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范香秋为廊坊基层工会负责人详细讲解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技巧及实务操作。
 
  双方一系列积极合作下,廊坊市总工会与北京市总工会、东城区总工会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廊坊市三河市总工会与平谷区总工会、天津市蓟县总工会、兴隆县总工会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四方工会交流合作,签订了“平蓟三兴”工会合作框架协议。
 
  乘坐在往返于北京——廊坊的高铁上,李健说:“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仿佛亲身感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变化的速度。”
 
  记者手记
 
  时代的幸运儿
 
  一个人,投身于伟大的时代洪流中,他的生命就会闪耀出光彩。就像李健说的,他是时代的幸运儿。
 
  区域人才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既是区域一体化的结果,又是区域一体化的助推器。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区域又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
 
  从采访中可以感受到,作为首批北京与河北互派挂职的百名干部,李健深入思考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发挥所长使京冀两地联系更为紧密。直至挂职结束,他还在想方设法连结两地的工作。
 
  试想首批百名干部都如此作为,人才互换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持续实施下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速度将倍道而行。
 
  本报记者 边磊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