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关注 > 正文

京津冀跨域养老,好设想咋实现?

2015-11-19 作者:刘欣欣 盛丽 来源:劳动午报


 
​  11月9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京津冀三地将在养老、殡葬、救助、防灾等十大领域重点开展协同合作发展。这样的好设想能否实现?
  【探访】
  老人需要生活照料更需护理康复
  在11月13日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上,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养老是当下社会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北京市在养老方面一直先试先行,在“十二五”规划这五年里,北京市一共增加了12万张养老床位,这其中包括实际投入运营的9万张床位,也包括刚开工建设的3万张床位。
  目前,本市养老机构有哪些优势?近日,记者来到朝阳区康辉老年公寓探访。 2010年,康辉老年公寓正式开始挂牌营业,现有床位600张。除了服务长期居住的老人外,自2014年起,康辉老年公寓还加入了北京市养老照料工程,依托养老院的基础,把辐射范围扩展到整个王四营地区,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上门的心灵慰藉、送餐等服务。
  刚到老年公寓时,今年75岁的李老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坐在床上,一坐就是半天。护理员张红注意到这一点,忙完手里的事,就和他聊上一阵。从年轻时候的经历到家人的工作情况……一天一天过去了,李老说的话越来越多,心结也慢慢打开了,也把老年公寓当成了自己的家。
  “这是很常见的情况,大多数老人刚来的时候都会表现得情绪低落。有的人是从家庭出来感觉到不适应,有的人觉得自己被家人抛弃了,心情非常不好。”康辉老年公寓院长王京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情况的老人,管理层和专职护理员都会提高重视,慢慢帮老人纾解心结。“家人也很想照顾他们,只是精力有限,养老院有专业的护理团队和医务人员,而且是24小时专业照顾。我们会从这个角度开解老人,也是为家庭和谐做支撑。”
  在康辉老年公寓,除了软性的服务外,还有标准化的服务制度。针对每个新入住的老人,公寓都会提供7天的跟踪观察,并给予10天的试住期,如果老人感到不能适应,可以选择离开。对于想住的老人,会有专业人员进行贴身观察,并针对每名老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完整的服务计划。
  “计划中包括几点服药、服哪种药、几点给老人泡脚、几点带老人晒太阳、遛弯等等。”王京告诉记者,这份详细的计划还会被贴在老人床头,让老人和家属一目了然,同时也便于公寓内部进行监督、检查。
  对于大部分公寓里住的老人来说,家人或子女都会在每个周末看望老人。每到这时,护理员和管理人员就会和家属详细聊聊老人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老人的想法和需求。对于家属有事来不了的,组长每周会给家属打电话沟通老人的情况。“这种沟通形式非常普遍,已经形成了制度。每年老年公寓还会组织一到两次的家属见面会,把老人们普遍的情况跟家属作一个汇报,同时也是听取家属对我们的建议和希望。”王京笑着说。
  【声音】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在第四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上,李红兵表示,未来,政府将继续支持社会力量对养老床位的投入,以满足社会需求。“但我们不再将重心只放在床位数的增长上,而是在增加床位数的同时,提高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并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养老产业稳定发展。”
  王京认为,政府提出的京津冀三地养老体系,有很大的格局,也很有吸引力。这需要三地政府统一协调,必须由民政部牵头,进行资源整合。第一步就是要摸清各地到底有多少养老院,有多少床位,因为现在还有很多打着养老院旗号,但并不是真正做养老事业的,这需要进行一个筛查。对于资源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建多少养老院、增加多少床位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整合现有的养老院,在正规服务的基础上,由政府牵头搭建一个沟通平台。
  “实际上,据我所知,现在朝阳区就是这么做的,每个养老院都需要上报空床率。当老人有这方面需求打电话求助时,政府可以根据老人所在的具体位置,定向介绍一两所养老院供老人和家属选择。家属还可以到养老院实地考察,再进行最后的选择,确实方便了很多。”王京说。
  未来,中国的养老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北京市鼓励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也是一个方向。在这方面,养老院可以延伸触手,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把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派出去,让他们提供上门服务。
  【前瞻】
  京津冀三地跨域养老进入倒计时
  今年11月初,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订《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将在救助、养老、防灾等十大领域开展合作,政府也将给予政策等扶持。今后,三地还将积极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并谋划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鼓励有实力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表示,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是新机遇、新探索,也是新挑战、新突破。民政领域点多、面宽、线长,体系庞杂,是一个多维的大系统,要稳步、高效、持续地推进三地民政协同发展,必须在深入分析研判协同发展大局和民政自身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凝聚三地共识,做好顶层设计,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方案,而采用三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是一种既郑重严谨又便捷高效的最佳选择。
  李万钧提到,通过合作协议,明确民政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协同发展提供合作指南、共同承诺和基本遵循。同时,为具体合作项目的确立及落实提供参考依据和路径引导。
  11月13日,张家口市参展团参加了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张家口市是参加此次北京老博会的河北省唯一地级市,参加此次博览会是张家口市民政养老工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举措,张家口市民政局局长崔凤楼介绍了张家口的养老现状,发展养老产业优势,规划布局等情况。
  崔凤楼介绍,张家口市有已经在运营的各类养老机构172家,养老床位2.1万张。其中,政府办的养老机构101家,养老床位1.1万张,是为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和重点优抚对象服务,起到政府兜底作用;民办养老机构达到71家(其中500张成床以上的3家,200-500张床的11家,100-200张床的25家),社会投资10亿多元,床位1万张,主要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入住老人5000多人,还有近5000张床位待入住,目前,在建和筹建的民办养老机构有25家,总投资额约20亿元,在建和筹建床位约1.5万张。
  在张家口中高档的养老院,两人间的一张床,全护理的价格在3000元/月左右,半护理在2500元/月左右,自理的在2000元/月左右。“这个价格是一个完全价格,包括了床费、护理费、饭费。”崔凤楼说。
  提到张家口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有哪些优势?崔凤楼介绍,在生态环境上,“十二五”期间完成减排任务207项,关闭企业或生产线88家(条),同时,推进企业外迁和改造升级,对中心城区的20家重污染企业进行搬迁改造,到2020年将实现40%的工业企业零碳排放;到2030年,公共交通、居民生活、建筑用能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工业企业全部实现零碳排放。
  在介绍交通优势时,崔凤楼介绍,张家口主城区距北京市区170公里,怀来、涿鹿、赤城等县区与北京相邻,距离更近。京张高铁即将开建,通车后50分钟以内到达北京。此外,规划筹建的京蔚高速、京北一级公路,都将进一步拉近距离。
  近年来,张家口累计向京津输出劳动力30余万人次,同时城乡还有大批适于从事养老产业的适龄劳动力。近年来,随着张家口养老机构的发展,养老机构已经有近千人就业,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合格的护理人才,本地的剩余劳动力不仅实现了当地就业,而且收入也明显增加。
  为鼓励和引导养老产业发展,张家口落实土地划拨、建设费用、税费、运营成本相关费用减免等政策,对养老机构实施建设、运营和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补贴政策等。目前,在张家口开办养老机构可享受的一次性建设补贴达到每床5500元,机构运营补贴达到每入住一名老人每个月150元。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