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工会 > 正文

发挥区企两级政策激励 创新“师带徒”工作方法 海淀搭建“师带徒”平台培养高技能人才

2019-12-27

 
  本报讯 (记者 赵思远) “结成优秀师徒对子,师父奖励2000元,徒弟奖励1000元”。23日,在海淀区总工会2019年“师带徒”活动总结会上,21对优秀师徒获表彰。在获奖名单上,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占了全部21席中的14席。“这是海淀区总工会与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区和企业两级平台,在创新‘师带徒’形式、重奖优秀师徒等工作中各具特色、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副总经理赵书田说。
  据了解,为推动企业培养后备人才,为海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提供技能人才支撑,2019年海淀区总工会组织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师带徒”活动,组织了66对师徒开展实施了师徒培养交流工作,最终21对师徒成为本次活动的优秀师徒。据区总工会职工职业介绍所主任苏敬声介绍,海淀区从事制造业的多为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化对技术工人的从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本次优秀师徒评选理论水平与实操技能并重,加大了对优秀师徒的资金奖励力度,旨在让更多企业树立新型师徒意识,创新“师带徒”工作方法,提高“师带徒”工作积极性,提高海淀区技能人才的综合能力。
  “我们企业坚持‘师带徒’活动的传统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近年来,通过参与海淀区总工会的‘师带徒’系列活动,我们既借鉴区里的优秀经验创新了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也保留了我们自己的企业特色。”赵书田向记者介绍,有了海淀区搭建的“师带徒”平台后,首先,企业“师带徒”的人员范围变大了。企业以前的“师带徒”只局限于研究人员,借鉴海淀区经验后,现在范围扩大到了技能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其次,师带徒传授技能的方式变了。以前只是通过培训和讲课的方式,现在更注重手把手的传授实操技能。最后,师徒关系由原来的“一对一”,发展为现在的“一对多”或“多对一”。技能领军人物可同时带几名徒弟,提高职工的平均水平;徒弟也不局限于一个师父,可以在不同领域得到提升,打造成综合型的技能人才。
  “除海淀区总工会提供的奖励外,企业也制定了对优秀师徒的内部激励政策。”赵书田表示,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对企业内部评出的优秀师徒,会采取不同程度的奖励,师父奖励1000到5000元不等,徒弟奖励300到2000元不等。除此之外,在师徒合作过程中形成发明专利等成果的,公司还会给予额外的奖励,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弘扬工匠精神。
  “自从‘拜师’后,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从一个理论欠缺、技能生疏的毕业生,成为了如今独当一面的青年能手。”公司维修分厂95后电气技术员王志超表示,自己在高级电气工程师、公司电气专家曹长海的帮助下,不仅在技术上得到了巨大进步,还更快速地融入了团队。“我觉得这种‘师带徒’表彰形式让我们师徒俩非常有仪式感和荣誉感,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来促进海淀区青年职工的成长。”王志超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