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集团18项发明获国家专利授权 一线职工成发明主力 获授权项目将在中国技术交易所挂牌
2017-03-01 作者:陈曦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陈曦)记者昨日获悉,北京公交集团自2016年全面启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39件专利申请,其中18件获得专利授权。一线职工成为了这些专利的发明主力。
据了解,以往,公交集团各项工作的开展始终聚焦于为市民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公共出行服务,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制度体系。为扭转这一局面,公交集团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保修分公司、天路公司、八方达公司为重点,发掘出了数十项可专利技术,并完成了1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我们通过培训会、座谈会、挖潜会等互动交流形式,并定期召开由科技创新部门成员、技师工作室成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三级会议,在向职工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在积极培育他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和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公交集团公司法务部经理徐正祥介绍,“除了此前的三家试点单位,2017年公交集团还将把电车供电所、北巴传媒纳入专利项目重点挖掘范围,并将制定知识产权发明人的奖励办法,量化对相关二级单位的考核指标,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创新改变生活,知识产权创造财富的向上氛围。”
“以前从来没想过我还能当上专利发明人,挺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来自公交保修分公司车身保修厂的保修技师王新南告诉记者,他一直工作在一线,以前开展发明创造就是为了实际工作中能省时省力,没有申请知识产权的意识,现在他和同事参与的专利项目已有4件获得了授权。
据悉,“十三五”时期,公交集团公司将致力于打造现代公交企业,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之上的智慧公交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近期,公交集团将出台《公交集团知识产权发展纲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和运行机制。
此外,今年下半年,公交集团公司将把已获得专利授权的项目在中国技术交易所挂牌,让市场检验这些专利项目的价值,完成公交知识产权申报由数量向质量的深度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