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建筑垃圾经分类变废为宝

2019-12-17

 
  近日,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南区工地中大型铲车正在破拆混凝土路基。和以往施工现场直接将建筑垃圾打包从工地运往消纳地点的模式不同,这个施工现场将建筑垃圾的产生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巧妙地结合起来。
  施工单位与专业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合作,在专人指导下将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堆放。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组织将分类归堆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运输到就近的处置点进行资源化处置。经过简单的处理,这些分好类的建筑垃圾就能迅速变废为宝。据了解,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竹木材可用于制造人造木材。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工地现场签订渣土消纳协议,委托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将建筑垃圾清运至渣土消纳场,对于运输企业是否全数运往消纳场无法掌握。采用新的模式,所有工地现场的建筑垃圾出场计重,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进场计重,按照计重收费,保证出入数据匹配,同时能够寻根溯源,有效防止违规倾倒建筑垃圾情况发生。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了100余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点。□本报记者 盛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