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昌平将建四大医疗诊断中心
2019-01-09
前几天,昌平区东关南里小区居民梁国娟因腰椎疼痛,到家门口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社区医生为她进行了常规门诊X射线检查。拍片后,影像文件即时上传至区域影像协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区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医生根据影像信息进行了远程会诊。不到30分钟,诊断报告和X射线胶片就交到了梁国娟手里。
为进一步整合区域医学影像资源,发挥大医院技术优势,提升远程医学影像诊断服务质量,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影像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昌平区于去年10月初步建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全区共有232家医疗机构参与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建成了4个区域医联体、4个紧密型医联体和5个专科医联体。”据昌平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除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还计划建设区域检验诊断中心、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和远程诊断中心。
目前,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运行良好,以区医院、积水潭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和北大国际医院4个医联体牵头核心单位为技术中心,对区内所有全科医生开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拍片,图片可以上传到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满足社区医疗的诊断需求。
一年多来,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已诊断患者2000余例,切实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能力,也促进了区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与此同时,区域心电诊断中心也即将建成,计划于今年初运行。
□本报记者 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