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北京建首个“儿童防丢防拐” 虹膜信息采集工作站

2019-01-06 作者:邱勇 来源:劳动午报


  小小的一个“望远镜”,不到10秒就可以录入孩子的虹膜信息。日前,北京首个“儿童防丢防拐”虹膜采集工作站在大兴区建立。在前期试点阶段,1000多个孩子完成虹膜采集。
  据了解,这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的一项全国性的公益项目,核心是首次将先进的虹膜识别技术应用于儿童安全领域,采集0至12周岁儿童虹膜信息,建立儿童虹膜数据库,并陆续向公安、教育、民政、卫生等部门及派出所、幼儿园、小学、救助站、医院等单位开放数据比对端口。该技术无需接触孩子身体,只要戴上“望远镜”,扫一下眼睛就可以完成虹膜信息的录入,做到“一秒录入、一秒识人”的效果。在平台录入过虹膜的孩子一旦失踪,配套的APP会立即向平台用户、当地家长及志愿者推送失踪儿童信息。
  研究表明,虹膜从婴儿胚胎期的第3个月后开始发育,到第8个月虹膜的主要纹理结构已经形成,且终生不变,误识率可低至千万分之一,比当下流行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更准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为平台录入的儿童虹膜数据提供安全保障,目标是到2019年,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将在全国建设2000家以上的属地工作站。
  现阶段,大兴家长们需要借助幼儿园报名,再到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大兴工作站进行虹膜信息录入,统一存入中国公安大学数据库。针对新生儿的虹膜录入不久后将展开。
  □本报记者 邱勇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